张秋镇木版年画
来源:阳谷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23年04月10日

  张秋镇木版年画远近弛名,规模较大的画店有源茂永、景顺和、鲁兴聚三家。后来,“景顺和”画店店主刘振升将画店于民国初年北迁于聊城,形成东昌年画。源茂永画店1918年由当地人阎均振经营,时有印案25盘,常年雇佣绘画及制版艺人10多名,印刷、查货、发货工人80余人,年用纸1400多令。鲁兴聚画店规模同源茂永相当。两家画店春夏以印制扇面为主,农历八月开始大量印制年画,十月初一日标价对外批发,主要销往本省及河南、山西、东北各地。

张秋木版年画

  张秋镇木版年画以神像为主,有300多个品种,其中门神130余种。画面多为东周列国、三国及唐、宋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按其画面,可分为“魁头”、“门神”、“房门画”、“扇面画”、“对子画”、“月饼笺”、“轿车围子”、“纸扎画”、“神祃画”等9种。魁头亦称“判头”,有“大判”、“二判”两种。“门神”有“大裁”、“二裁”、“三裁”3种,亦名“大鞭”、“二鞭”、“三鞭”。房门画又称“娃娃画”,有“花篮娃娃”、“钓鱼娃娃”、“采藕娃娃”、“刘海戏金蟾”、“独占鳌头”等多种图案。扇面画多取材于《东周列国演义》、《三国演义》及戏曲故事。对子画有“全家福”、“八仙”、“五彩花”等。月饼笺画多为嫦娥、玉兔。轿车围子有“麒麟送子”、“囍”字等图案,迎亲时贴于轿车两侧,象征吉祥和喜庆。纸扎画仅用于装饰为死者焚化的纸扎轿、车、屋等。神像有凤辇(泰山奶奶)、观音菩萨、真宰(玉皇大帝)、灶神、河神及山神、土地神等。

  张秋镇木版年画刻印认真,用料考究,线条明快,色彩鲜明,全部用手工套色印刷。色彩有亮青、大红、粉红、丹红、大绿、绛绿、宝蓝等。三十年代后,随着现代印刷业的兴起,张秋镇年画开始衰落。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源茂永、鲁兴聚画店先后歇业。其后虽有零星印售,但数量及品种较少。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原有画版多数被“红卫兵”当做“四旧”销毁。

  原阳谷县文化馆馆长、国画家乔振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师张秋木版年画第十一代传承人阎均振学习张秋木版年画的印制技艺。近三十年来,乔振霞四处挖掘、搜集、整理,使珍贵的张秋木版年画艺术得以传承和保护下来,如今,又投入大量资金,建起了年画作坊。

2006年张秋木版年画被批准为山东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14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10日乔振霞被批准为张秋木版年画市级传承人,并于同年11月份上报为省级传承人。 (文/阳谷县志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阳谷县人民政府主办 阳谷县信息化服务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715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