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
来源:阳谷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23年04月10日

【地形地貌】  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属黄河冲积平原。全县土地大平小不平,地貌平稳,微地貌多变,平稳中有起伏,起伏中有差异,但总趋势中间高,东西两边低。全境地势总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缓倾,平均坡降为1/6000~1/7000 。平均海拔高度39.62 米。最高点在县西南部金斗营乡斗虎店村,海拔44.75米;最低点在县东北部七级镇赫林大洼,海拔34.5米;极端高差10.25 米。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和泥沙淤积,逐渐形成了微度起伏的缓岗、缓平坡地和浅平洼地三种微地貌相间的现代平原地形。

缓岗占地面积517平方公里,全县总面积的 49.3%,县内“三山不见山”的山,即:阳谷城的谷山,定水镇的蛇山,安乐镇的黄山,皆为缓岗。

阳谷县缓岗由三类微地貌组成。一类为河滩高地,占地面积413.7平方公里;另一类为沙质河槽岗地,占地面积61.64平方公里;再就是决口扇形地,占地面积41.7平方公里。分布为三个自成体系的大片:第一片以阳谷镇为中心,包括李台镇大部、高庙王乡、石门宋西部和大布乡的大部分区域;第二片为县中部赵王河沿岸区域。南起四棚,北至郭店屯镇的西南部;第三片为金堤河北缘区域。西南从金斗营镇起 ,东北至张秋小运河及其以西,再向北延伸到阿城镇、七级镇聊位公路以西。缓岗地区海拔高度在 3942 米之间。

近年县内东部引黄所致人造缓岗,其面积逐年增加。据实地勘察,阿城镇陶城铺村西沙岗占地面积达4000亩,堆高在510米,为典型沙质缓岗。

缓平坡地主要分布在缓岗的下端,以河滩高地下端多见。其另一侧与浅平洼地相接,系高、洼地之间的过渡带,全县分布面积440.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0.9%,海拔高度在 3739米之间, 高差较小。

浅平洼地分布在全县的几个大洼。主要为:西湖镇西湖大洼 ,定水镇坡里大洼,七级镇郝林大洼,阿城镇刘什庄、王营大洼等地区。面积10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8﹪,海拔高度在34.5~37米之间。                                                                            

【地质】   阳谷县属第四纪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平均海拔高度为39.62米,最高点在县西南的金斗营镇子路堤,海拔高程为44.75米,最低点在县东北部七级镇郝林村,海拔高程为34.5米,最大高低差10.25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平均坡降为1/6000—1/7000之间。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北地台的一部分,为辽冀台向斜,原内基底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原地质部勘探确定,全国著名的聊城—兰考断裂带纵贯阳谷南北,全长270千米,是新构造活动带。城区基本烈度为8度,为全市最高烈度,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属国务院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土壤】  阳谷县所在地域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类型为潮土,质地良好,壤质土占绝大多数,经近二十年来的耕作、改造,土壤属肥力中等偏上,养分比例比较合理,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主要包括褐土化潮土、潮土、盐化潮土和盐潮土四个亚类,四个土属,面积1552397亩,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8.89%,其中:

褐土化潮土亚类分一个土属(褐土化潮土土属),面积567456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6.2%(其中耕地面积424852亩),多由缓岗地发育而成,分布在地势高亢的博济桥办事处、大布、寿张、阎楼等乡镇和十五里园镇南部、张秋西部及安乐镇、郭店屯镇赵王河两岸。土壤质地较好,多为轻壤土,通气透水易耕作。因地势偏高,潜水位较低,无盐碱化威胁。养分含量中等,供肥能力中等,土壤缺钾和微量元素,在一定水利条件下,大力发展秸秆还田是生产能力较好的土壤。

潮土亚类分一个土属(潮土土属),面积71534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5.5%(其中耕地面积535565亩),主要由缓平坡地发育而成。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以西湖、高庙王、十五里园、张秋、石佛、阿城、安乐镇、七级、郭店屯、定水镇等乡镇分布较多。土壤质地以轻、中壤土为主,通气透水,耕性良好,保肥能力较强,地下水补给较充足,结合浇灌及培肥地力是阳谷县高产创建理想土壤。

盐化潮土亚类,分一个土属(盐化土土属),面积18.7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4.5%。多分布在由缓平坡地和浅平洼地发育而成,主要分布在七级、郭店屯、定水镇、阿城、高庙王、西湖等乡镇和石佛镇北部。土质以壤土为主,耕层(020公分)含盐量多在0.20.3之间,属硫酸盐-氯化物或氯化物-硫酸盐土,俗称“二八碱”、“花班碱”,耕种时易出现缺苗断垄现象,是潮土中较差的土壤类型。由于近年的农事操作,改土培肥、灌溉条件的改善等,该类土壤得到明显改善,产粮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盐土类,分一个亚类(潮盐土亚类),一个土属(白潮盐土土属),面积19965亩。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西湖乡的东、西聂,阿城镇的武将台,石佛乡的白碱坡、大布乡的鹅鸭坡一带。土壤含盐量高(约0.41.0%),地下水矿化度大(210克/升),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改良耕作,产量可进一步提高。

风沙土类,全县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系河流沉积的沙土经风力搬迁而形成的沙丘。分布在赵王河和羊角河沿岸,面积很小约1200亩,需造林固沙,别一类是陶城铺灌渠的沉沙池沙土类,面积廷年增加,达2000余亩,需改造使用。

土地 阳谷县位于聊城市南部,黄河过境,南与河南省接壤,全县总面积106500公顷,其中农用地78226.77公顷(耕地72122.12公顷,园地355.52公顷,林地5605.26公顷),建设用地19405.1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1472.47公顷,人均土地面积0.13公顷。

【水】   2018年,年降水量为616.8毫米,较历年平均值偏多73.7毫米。      

2018年,引黄河水3次,共引7314.8万立方米;引金堤河水8次,共引2055.8万立方米。

【生物】  动物有:狐狸、獾、黄鼠狼、狸、野兔、刺猬、蝙蝠、麻雀、黄雀、山雀、白鹭、山鸡、野鸭、喜鹊、灰喜鹊、鸽子、鹌鹑、斑鸠、乌鸦、猫头鹰、黄莺、啄木鸟、布谷鸟、燕子、戴胜、白眼、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鲫鱼、金鱼、鲶鱼、团头鲂、 黄颡、乌鳢、鳝鱼、鳜鱼、鯵鲦、麦穗鱼、泥鳅、鳖、蚌、虾、蚯蚓、蟑螂、蜘蛛、蟋蟀、蝈蝈、蜜蜂、蝉(知了)、青蛙、蟾蜍、蜥蜴、蜈蚣、蛇等。植物有:白榆、毛白杨、银白杨、箭杆杨、太青阳、旱柳、刺槐、香椿、臭椿、泡桐、侧柏、雪松、杏、苹果、柿子、桃、梨、杜梨、枣、李、山楂、石榴、核桃、樱桃、冬青、小青竹、簸箕柳、柽柳、紫穗槐、荆条、葡萄、花椒、木槿、丁香、百日红、紫荆、榆叶梅、鸡冠、凤仙、芍药、樱花、牡丹、玫瑰、月季、蔷薇、夜香、万年青、仙人掌、菊花、红瑞木、美人蕉、大金菊、小金菊、海棠、君子兰、紫罗兰、吊兰、兰草、夹竹桃、东洋菊、连翘、红叶人集、金叶女贞、珍珠梅、仙人掌类、茅草、节节草、抓地秧、水稗草、杏仁棵、三菱草、牤牛墩、蒺藜、小芙子苗、谷莠草、星星草、麦扎草、灰灰草、苦苦菜、苋菜、米蒿、臭蒿草、荠菜、面条棵等。药物有:蛇蜕、蝉蜕、全蝎、鸡内金、蟾酴、蜂房、土元、蜈蚣、龟甲及胆类、茵陈、菊花、野菊花、薄荷、荷叶、芦根、白茅、蓖麻、桑、蒲公英、车前子、小茴香、花椒、槐米、野艾、蒺藜、马齿苋、苍耳、山药、牛蒡、枸杞、杏仁、石榴皮、橘皮等。

矿产】  阳谷县辖区内有煤、地热、矿泉水、砖瓦黏土等矿产资源。已具备开采条件的勘查区是阿城煤田勘查区,位于阿城镇东北至东阿县刘集镇西南,面积56.1平方公里,储量2.7亿吨,经勘探,煤层厚,煤质优,埋藏在地下800—1000米之间,具有很好的开采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阳谷县人民政府主办 阳谷县信息化服务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715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