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聚焦乡村振兴 打造齐鲁样板”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时间: 2023年02月17日
名称
阳谷县“聚焦乡村振兴 打造齐鲁样板”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索引号
/2023-22251185
发布单位
阿城镇
组配
新闻发布会



阿城镇发言材料

阿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张贵芳


各位媒体朋友们、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十分荣幸能借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机会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阿城镇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阿城镇的基本情况。阿城镇位于阳谷县东部,镇驻地距县城25公里,南与河南省台前县吴坝乡为邻,东南与泰安市东平县银山镇,东与东阿县刘集镇比邻,为二省、三市、四县交汇地。辖区面积115.4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7万余人,党员2410人,耕地110728亩。全镇共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处,其中国家级文化遗产4处。

2022年以来,阿城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学习和推进黄河战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争创全市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为目标引领全力锚定富民强县“七七工程”,聚焦聚力“七大攻坚突破”团结依靠全镇人民,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抢抓新机遇,有效应对新挑战,重点围绕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创新思路、明确目标、强化举措,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一、聚焦三农发展,“夯基固本”赋内力

阿城镇充分发挥产业和地域优势,聚焦三农服务,全力以赴抓产业、抓创新、抓要素,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做好土地流转文章。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向土地要效益”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全镇累计清理集体土地7000余亩、引导完成土地流转1.8万亩,截至目前56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4个。二是锚定自身优势,做优做强蔬菜产业。持续推广“党建+蔬菜合作社”经营模式,2022年全镇蔬菜大棚达到7000座、蔬菜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全镇蔬菜年交易量达7万吨以上。镇政府牵头整合资金200余万元,对鲁阳蔬菜大市场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升级,进一步提升了蔬菜市场服务菜农的能力和龙头带动作用,去年阿城镇获得“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称号。三是抢抓“数字赋能”,打响阿城电商品牌。依托“党建+电商+经营主体”运营模式,创立了“谷阿臻品”电商特色品牌,各村党支部发动电商后备人才登记415人,上线阿胶产品、食品加工、生活用品制造等电商供应链工业企业20余家,阿胶糕、阿胶片、黑芝麻丸、预制菜、宠物食品、洗脸巾等特色产品100余种,拓宽了农民增收新路径。

  1. 深化振兴举措,“强筋壮骨”挖潜力

一是强产业,经济基础更加稳固。投入190余万元对吕场、东王庄、苑井等村实施了蔬菜、光伏产业提升项目,实现年收益达40万元以上。深入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如期实现了脱贫户增收20%目标。二是强标准,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全年累计投入机械6000多架次、累计清理清运垃圾5400余吨、栽植绿化苗木65亩、经济作物294亩,完成“三线”清理1.6万多米。对毛坊、武将台等14个村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投入资金50余万元,对闫庄民俗村、陈回庄民俗村进行重点打造,以点带面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水平全面提升。三是强活力,乡村“文化振兴”成果丰硕。2022年阿城镇深入挖掘黄河、运河、阿胶等文化特色,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产,以文化振兴扎实举措吹响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大运河时代”号角。大力推进黄河湿地文化公园“双河夹堤”生态景观廊道项目打造,组织开展了新时代黄河儿女家风评选活动,配合中央9套“中国话”栏目完成了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的专访活动,开展了世界读书日“书香阿城”黄河文化专题读书活动和“黄河岸边 书声朗朗”诵读比赛等一系列黄河主题文化活动。持续打造阿城镇特色文化品牌,2022年住建部对闫庄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称号进行了二次复核和审定,阿胶企业华珍堂荣获“3A级工业旅游景区称号”。

三、落实黄河战略,“务实苦干”增动力

2022年阿城镇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坚持把乡村振兴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打造沿黄乡镇绿色发展示范先行区一是全面加强应急防汛能力建设,2022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投入50万元,在黄河、金堤河防洪重点部位接引市电安装LED双臂路灯56套、射灯13套,极大提高了黄河阿城段防汛夜巡能力二是全面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不断强化水环境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70余万元,清挖沟渠67000余米,完成了陶城铺等10个村高标准排水沟建设7千余米。三是构建绿色生态发展环境,持续开展了黄河沿岸季植树造林行动、阿城镇黄河沿岸志愿者活动,有力推进了阿城镇沿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四、坚持人民至上,“凝神聚精”提能力

阿城镇始终坚持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立足群众需求不断优化便民措施,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一是筑牢党建服务阵地,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硬实力。投资40万元,新规划建设了镇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投入资金52万元,对陈回庄、闫庄村等13个村党建活动阵地进行标准化打造,规范了镇“两新”党支部阵地建设。二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让民生保障更有力度、深度。投入100余万元,重点打造镇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实现了综治中心、矛调中心、网格化中心、三中心合一;投资200余万元,新建便民服务大厅380平方米,新增办事窗口12个、便民席位33个,实现民政、社保等业务“一站式”办理。三是创新群众服务机制,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探索建立党建“12345+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得到全县推广;充分发挥党代表“1+N”的示范引领作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扎实开展“科级干部联村、支部委员联片、无职党员联户”活动,解决市县群众满意度调查反馈问题205条。

各位领导、朋友们,打造乡村振兴阿城样板,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下一步,阿城镇将坚持党建引领,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抢抓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叠加机遇,紧紧围绕市委“三提三敢”新要求,全面提升全镇党员干部执行力,书写更加辉煌的乡村振兴阿城篇章。

问题一:刚才张镇长提到坚持党建引领,请您谈一谈咱们阿城镇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王晨光:感谢你的提问。2022年,阿城镇紧紧抓住乡村振兴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合拍、同向共进。

一是建强配优支部班子,狠抓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通过集中调研走访、支部书记擂台比武、与基层党员谈心交流等多种方式,积极发现、培养乡村能人,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全年共调整支部班子成员26人,持续优化了党支部班子;2022年共计投入资金110余万元,为武将台村等10个村及两新组织的党建活动阵地进行规范化改造,完善服务功能,放大“基层堡垒”效应,使党建阵地更加有效的服务乡村振兴,切实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奠定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积极推进“党建+金融+产业”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纵深推进。充分挖掘阿城镇蔬菜产业的优势资源,各村均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同时依托党支部成立了83个金融服务队,积极挖掘、筛选、推荐具有带动作用的种养大户、合作社与“齐鲁富民贷”金融政策对接,持续推进产业向集群发展,全年共发放低息贷款53批次559.5万元,为阿城镇的产业振兴注入了动力源泉。

三是加强党对青年人才工作的指导和引领,积极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开展了党建带团建规范化建设、青鸟计划、返乡青年座谈会等活动,并通过信件、微信群等方式向在外青年宣传家乡政策优势,吸引乡村好青年回乡创业。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服务、引导和培育,不断壮大村级“人才库”,大力培育乡村振兴的后备力量,全年共吸引21名青年人才返乡创业。

四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各村党支部严格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不摘”的要求,持续加大帮扶力度,重点做好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紧盯因病造成较大经济支出等7类重点人群,及时发现有致贫返贫隐患的农户,并及时纳入动态监测帮扶,杜绝新致贫和返贫现象的发生。2022年度,未发生一例致贫返贫现象。

下一步,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严格落实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振兴方面的主体责任,加强能力培训和工作指导,创新工作模式,在全镇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我回答完毕,感谢大家!



问题二:张镇长,请您回答一下阿城镇在过去一年,电商发展上有哪些举措?

张远征:感谢你的提问。


今年以来,阿城镇深入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电商发展的工作要求,抢抓“数字赋能”发展机遇,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平台和人才建设,努力让电商产业成为助推我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一、聚焦平台支撑,完善领导机制。成立了阿城镇农村电商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工作的具体问题;同时积极盘活优化村级资源,全镇83个村级党支部均建立了电商发展人才库。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阿城镇直播电商孵化基地,基地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共三层600平方米,包含产品展示厅1间、直播间6间,洽谈室1间、会议室1间,男女生宿舍、厨房等,满足了电商教学、运营需求。注册成立了阳谷“谷阿臻品”乡村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着力打造阿城电商特色产业品牌。

二、聚焦党建引领,厚植农村电商人才基础。电商孵化基地采取党建引领、政府搭台,电商企业为主体的“党建+电商+经营主体”运营模式,有效在政府、企业和农民群众之间发挥了纽带和桥梁作用。基地运营以来,已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十期,共800余人;对表现良好的主播进行一对一进阶培训,各村党支部发动电商后备人才登记415人。基地将盈利的10%作为村级支持电商发展奖励资金,发放到优秀主播所在村集体,达到了电商人才培训模式多样化,指导方式实用化,培训效果可视化。

三、聚焦品牌建设,深挖细掘特色产业。坚持“互联网+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发展方向,依托电商直播孵化基地,进一步拓宽阿城特色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截至目前,“谷阿臻品”网上销售平台已上线西葫芦、芹菜、豆角等“三品一标”蔬菜品牌4个;阿胶产品、食品加工、生活用品制造等电商供应链工业企业20余家,阿胶糕、阿胶片、黑芝麻丸、预制菜、宠物食品、洗脸巾等特色产品百余种,实现线上销售300余万元。下一步阿城镇将坚持以品牌带基地、以基地促品牌理念,进一步打响阿城产品知名度,提高农村群众就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发展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我回答完毕,感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阳谷县人民政府主办 阳谷县信息化服务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715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