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6日在金斗营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魏义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金斗营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五年来工作回顾
十四届镇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以来,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团结和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实现了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镇十四届人大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全面发展根基。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对工业经济的指导和服务力度,初步形成了羽绒制品、服装加工、肉鸡宰杀、光电光缆等主导产业。五年来,共新上工业项目8个:分别为蓝威食品有限公司肉鸡屠宰扩建项目;尚宁电气通信光缆项目;山东欧佳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特种光缆、电力通讯光缆项目;品林电气有限公司线缆精密智造项目;维尔康高标准生猪养殖项目;金傲畜禽养殖有限公司肉鸡饲养项目;鸿商羽绒羽绒制品加工项目、新星商羽羽绒精洗项目。新增规上企业5家:聊城新星商羽有限公司、阳谷新星商羽有限公司、三和机械有限公司、汇通面业有限公司、蓝威食品有限公司。另外,鸿商羽绒有限公司已达到纳统标准,正在等待上级批复。五年来,全镇经济指标全部实现较大增幅,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县经济社会综合考核二等奖,经济发展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二)聚焦“三农”重点工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1、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坚持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基础设施状况显著改善,堤北小农水项目获得国家验收,农业丰产丰收基础更加坚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共有农业专业合作社56家,家庭农场44家,种粮大户66个,规模养殖厂12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有序推进,依规收取宅基地超占使用费,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
2、严格落实帮扶措施,脱贫攻坚实现圆满收官。一是大力开展项目扶贫。建设种植大棚、光伏发电、坐垫加工等扶贫项目15个,同时,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委托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清产核资,保证资产收益。二是严格开展日常帮扶。2016年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989户2204人全部实现脱贫,15个省级贫困村全部摘帽。
3、开展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持续提升农村居住环境。严格按照“平、清、种、增、改”和“村村整洁、户户清洁”的要求,全面开展“三大堆”清理、路肩硬化、残墙断壁拆除、废旧宅基清理、坑塘治理等工作,通过打造口袋花园、边角种植油葵让长期闲置的犄角旮旯变成了“聚宝盆”“风景区”。进一步提升环卫一体化水平,“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机制更加完善,第三方公司化运营实现日产日清。开展路域环境大整治,以西金路、阳金路为整治重点,拆除违规标志标牌、新安装路灯70盏,路域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开展植树造林,2017年被山东省授予森林乡镇称号。
(三)坚持做好底线工作,构建和谐稳定社会
1、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持续疫情防控宣传常态化,通过微信群、应急广播实时传达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杜绝群众麻痹大意思想。持续做好外来返乡人员排查工作,镇级69人、村级405人形成覆盖全镇的防控网格,随时根据中高风险地区变化进行细致排查,分类管控。大力推动新冠疫苗全员接种,三针疫苗接种有序开展,全镇未发生一起阳性及确诊病例。
2、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严抓企业安全生产。实施科级干部“一对一”帮包企业制度,定期对企业进行排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辖区15个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排查出的问题全部整改。扎实开展日常排查。全面排查、拆除土地暖,有效预防了一氧化碳中毒;制作防溺水警示牌210个,悬挂于桥梁、坑塘,警示广大群众预防溺水。
3、持续加大生态环保工作力度。严格按照中央、省环保督察要求,整顿、取缔小散乱污企业。坚持机关干部每日夜查,及时发现、整治污染行为。大力推动“双替代”工程,五年来共实施煤改气工程1088户,煤改电工程2104户,有效减轻了环境污染。
(四)全面践行依法治镇,构筑基层治理新格局。五年来,镇党委按照中央、省市县委依法治理要求,全面推动法治乡镇建设:签约7名法律顾问,覆盖全镇27个行政村;成立28个调解委员会,把邻里纠纷、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挂牌成立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整合全镇行政执法职能、人员,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制度;代表阳谷县接受《法润水城》栏目专访,受到一致好评,并会被聊城市授予法治乡镇示范单位,这是上级对我们的高度认可。
(五)民生事业凸显新成效,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五年来,镇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改善辖区基础设施:修建金堤河跨河大桥9座,跨省交通极大通畅;义务教育均衡建设取得新成绩,子路堤小学新建教学楼1座,幼儿园1处,操场1处,中心小学新建教学综合楼1座,操场1处,中小学基础设施大大提升;自来水供水管网并入全县城乡一体化管网,实现了与城区自来水同网、同质,饮水安全进一步保障。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镇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是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五年,是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镇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这是全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党委政府真抓实干,无私奉献的结果,是全镇各单位、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同舟共济、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面临更大挑战,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全民创业意识不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困难多、压力大;二是基础设施仍较薄弱,教育、卫生、交通等距离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政府职能仍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有待继续改进和提高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规划
各位代表、同志们!
“十四五”期间是我们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五年的工作,对于实现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创新发展思路,明确任务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实现金斗营镇全面振兴。
今后五年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今后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26年,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工商税收突破5000万,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土地规模经营实现较大突破,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未来五年,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推进产业经济新提升。坚持工业强镇主导战略不动摇,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围绕畜禽养殖屠宰、服装加工、羽绒制品、光电光缆等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吸引更多企业、更多项目来金斗营落地发展。
(二)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根据全镇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着力打造一批集中连片、具有规模的优质蔬菜、水果、苗木等特色产业基地,积极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扩大农业品牌效益。鼓励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社,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突出合作社引领服务功能,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激活村级发展活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一是盘活耕地资源。积极鼓励村集体整合连片集中田,通过土地流转,探索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二是探索村级资产长效增值途径。一方面继续对村集体“三资”进行清理清查,彻底摸清摸透家底,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资产的管理,充分利用边角土地,扩大林果、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挖掘土地经济效益,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不浪费,管好用好,稳定增值。
(四)持续开展作风整顿,提振发展精气神。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与担当,开展自我革命,集中干部干劲,把全体镇村干部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将能不能解决问题作为衡量干部业绩的标尺,让干部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能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在问题的解决中实现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落地,在全镇范围形成“规范有序、勤勉敬业、敢于担当、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建设一支服从指挥、勇于拼搏、一呼百应的干部队伍,形成金斗营镇特色文化,开创金斗营镇发展新局。
各位代表,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努力实现“十四五”期间金斗营镇经济社会的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实现金斗营镇发展新目标,书写金斗营镇发展新篇章。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