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镇发言材料
李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李庆建
各位媒体朋友们、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十分荣幸能借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机会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李台镇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李台镇的基本情况。李台镇位于阳谷县城西南部,东邻寿张镇,北靠高庙王镇,西接金斗营镇,向南沿金堤河与河南省台前县接壤。全镇总面积42.1平方公里,辖6个管理区、19个行政村,人口3.8万人,党员1343人,耕地42650亩。
2022年以来,李台镇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和富民强县“七七工程”工作大局,以全面强化基层党的建设,统领社会治理、环境优化、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干部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坚持攻坚突破、纵深发力,一体推进五大振兴,加速推进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一、夯基筑垒,狠抓组织引领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抓好基层党的建设统领乡村振兴,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一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不断优化考核机制,将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融合推进,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内容,与绩效工资挂钩,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凸显。二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培训,着力提升其党性修养和为民服务能力,党组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三是工作作风不断改善。围绕“严真细实快”要求,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全年处分党员干部20人次,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35人次,“挺纪于前、违纪必究”得到有效落实,干部作风得到有力改进和提升。
二、点亮底色,狠抓生态治理
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导向,把环境保护治理作为治久之策,创新“双周推进”机制,将工作抓在日常,注重发动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治理,涵养文明卫生习惯。一是创新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双周推进机制”。划片管理、推磨检查。全镇六个管理区划分为五个片区实行推磨督导检查,每个片区抽调2名干部组建督导检查专班,每两周完成一轮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并建立台账签字存档。限期整改、传导压力。成立人居环境“双周推进”办公室,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管理区和包村干部主动认领问题、盯村整改,整改完毕后,由包村干部同角度、同远近,用水印相机拍照后销号。问题导向、长效发力。建强村容村貌公益岗队伍,广泛发动党员、志愿者、公益岗人员积极参与,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与村级经费和村干部绩效工资挂钩,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转变。一年来,累计开展双周推进行动16轮,出用机械650台次、人工13500人次,发现和解决乱贴乱画、四大堆等问题3500余条,李台镇连续五次被市农委评为蓝牌乡镇。二是持续实施人居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将全镇各村划分为三类,安排科级干部帮包,对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开展全面提升。以阳金路扶贫大道、寿李路、双台路以及镇村级道路路域环境为纲,各村坑塘沟渠、残垣断壁、农村三线治理为网,对照时令种植或修剪绿化树木,开展路肩维护硬化,坑塘治理等工作,纲目并举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使村容村貌得到持续提升。
三、提质增效,狠抓产业赋能
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同步抓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一是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22年以来,李台镇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部署要求,科学应对风险困难,统筹做好发展和安全工作,全镇经济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个,分别是安泰单采血浆有限公司和聊城瑞盛德丰塑胶管材有限公司;新增重点建设项目2个,项目评审论证会通过6个,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企业上云2家,新增软件和信息技术纳统企业1个。二是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全面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走向效益化、实质化,打造示范社2个,培育特色项目3个。推动土地规模流转1.2万余亩,发展辣椒、芦笋、绿叶蔬菜种植等高效农业。积极打造特色项目,比如王申楼村党支部领办的“王家巧嫂”专业合作社,通过生产西瓜酱豆,并结合乾者农业电商平台拓展销路,生产的酱豆供不应求,年分红20万元,王申楼村探索的发展经验先后在中国组织人事报、聊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大寺村工程机械租赁合作社,路庄村鹅苗孵化合作社、五连村粮食收购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好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李台镇涌现。2022年,全镇各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其中50万至100万的村5个,100万以上村1个。
四、筑巢引凤,狠抓人才培基
百花齐放,成就春色满园;千泉汇聚。成就大河滔滔。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支撑。一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实施李台镇雏雁伴飞计划,新发展党员26名,优选13名科级干部结对帮扶,推动新发展党员迅速适应角色、融入工作。培育积极分子165名,建立起每村不少于4人的后备人才动态管理储备库,形成村“两委”班子接续发展的源头活水,为村级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二是建立健全机制平台。健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从严管理、正向激励”等机制,优化考核方案,旗帜鲜明树立选人用人导向。组建党建宣传联盟交流群,全面强化党员干部轮训工作,着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为民服务意识,激活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组织机关干部、农村党组织书记、“两代表一委员”等开展乡村振兴观摩学习活动2次,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一线实践锻炼,凝聚强大工作动能。三是引聚在外人才创业。全面摸排在外能人,建立联系机制,挖掘发展线索,优化创业环境,推动“以商招商”。成功引进技术型人才1名,带来蚯蚓特色养殖项目1个;管理型人才1名,盘活了新华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做出了“引聚人才促发展”的有益探索。
五、补钙强筋,狠抓文化铸魂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近年来,李台镇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农村文化,推进以文化人、移风易俗工作。一是筑牢思想文化阵地。构建镇村文明实践工作体系,全力打造镇文明实践所和19个村级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54个村级图书馆免费开放,补充图书1000余册。打造“李台先锋”美篇号、视频号,运用微信群转发工作动态,提升群众对基层工作知晓率。二是不断丰富文化生活。2022年组织开展百姓大舞台走进李台专项演出6场、送戏到村活动19场,主题阅读活动30余次,提高了群众文化素养。三是扎实开展主题活动。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以关爱农村老人、留守儿童、弱势群体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政策理论宣讲、邻里互助、帮扶救困、敬老爱幼等各类志愿活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认真开展“四德榜”评选、文明户和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涵养文明家风、民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下一步,李台镇将坚决扛牢“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责任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使命,主动对标市委“三提三敢”工作要求,以最高站位、最强措施、最严标准、最佳作风,奋力开创李台镇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答记者提问
问题一:刚才,李镇长提到要坚持党建引领,请谈一谈咱们李台镇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郭鲁:感谢你的提问。
2022年以来,李台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保障作用,实现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一是聚焦责任落实,强化政治建设。镇党委召开12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每季度组织党组织书记开展集中座谈、调研,定期开展乡村振兴观摩活动。以抓班子、带队伍为抓手,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部署到位、指导协调到位、督促检查到位,推动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
二是建强战斗堡垒,凝聚先锋力量。把“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作为重点,从场所美化、积分量化、思想净化,全方位推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日常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为抓手,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和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具体任务,加强跟踪指导,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质量与效率并举,做好支部评星、书记定级、党员积分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三类村结对帮扶、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等活动,推动党支部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全面过硬。
三是深化为民服务,践行服务宗旨。通过以党支部为单位设置党员先锋岗,对新发展党员设岗定责、1名党员至少联系2名群众等方式,提升党员荣誉感、践行宗旨意识。以党建引领,抓好民生实事、惠民政策的落地落实,稳步推进全镇农村自来水管网、燃气管网改造升级、公路建设、环卫一体化等民心工程,推进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整合优化资源设立“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组建3支“3+N”服务队,主动对接信访、市民热线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高。
下一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振兴方面的主体责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争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问题二:刚才李镇长提到,李台镇全面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走向效益化、实质化,其中王申楼村有关经验做法在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媒体刊发,请介绍一下王申楼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关情况。
王全龙:感谢你的提问。近年来,李台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积极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我们王申楼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着力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打造“一村一品”,运用电商赋能。王申楼村具有500多年的酿制西瓜酱豆的传统,2020年,我们村党支部统一思想,领办“王家巧嫂”合作社,通过发动大户垫资20万元为入社群众兜底收益,群众只参与分红,不承担经营风险,在党支部带动下,迅速集齐30万元启动资金,建设了标准厂房车间,组织村内妇女研究提升传统酿制工艺配方,协助购置物料、注册商标、改进工艺,当年试制酱豆就获得成功;为拓展销路,党支部邀请电商、致富能手现场授课,将生产的酱豆送上电商平台,有效提升了销量效率,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主播、包装、仓储、物流等就业岗位。
村民变“股民”,共享集体红利。王申楼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农民持股共富”模式,让资金变成股金、资源变成资产,不仅有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共同富裕之路。截至目前,“王家巧嫂”合作社已有100户村民按照每股5000元的标准集资入股,2022年,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酿制西瓜酱豆的陶坛扩大到100个,年产西瓜酱豆10万斤,销售额在150万元,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收入20万元左右。同时,根据合作社发展规模,适时放开股权,积极动员村民入股,共享集体分红,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
立足全面发展,打造产业园区。王申楼村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为主体流转土地460余亩,铺设自主研发的“灌排一体化”管网设施;与河南内黄县牛牛辣椒技术服务中心合作种植辣椒300余亩,实现亩均收益6000元以上;与曹县华东芦笋产业园合作,发展芦笋金蝉复合种植50亩,预计亩均收益2万元以上;引进辽宁宏金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项目,在村北建设蚯蚓养殖工作站,真正通过产业带动村级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村级发展潜力,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李台样板。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