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十五里园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23年05月19日
名称
2023年十五里园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2023-22249664
发布单位
十五里园镇
组配
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十五里园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十五里园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更是我镇奋力赶超、创先争优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会议精神,对标“三个走在前”发展定位,凝聚“争创一流、走在前列”信心决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实干不懈怠、转变作风不止步,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镇各项经济指标总体保持平稳,2022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完成“双招双引”任务1.6亿元;完成工商税收1324万元。6家规上企业效益基本保持稳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4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8.9亿元,实现利润2176万元。

(一)全力以赴推进工业提级增效,动能转换纵深推进。坚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牛鼻子”工程,以“四新”促“四化”,不断加快存量变革、增量崛起。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积极推进阳谷立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精密塑料制品项目土地平整及规划;积极协调阳谷益辉钎具有限公司年产钎具钎杆及锚杆配件和矿用管道一万吨项目土地审批。重点培育阳谷正德祥肉类加工食品有限公司为小升规企业;培育博信超市、领客鲜超市为大个体。

优化金融生态,壮大数字经济。2022年拟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家,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山东源广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正在积极申请高新技术专利。完成中小企业入库3家,完成两化融合企业上云任务6家,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注册企业661家。完成进出口总额9146万元,增速82%,全年累计利用外资1377万美元。

新洽谈项目3个: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服饰开发梭织纺织品、服装、鞋帽项目,该项目拟投资1亿元;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农村污水治理和城乡管网PPP项目;年产10万吨塑料管材管件项目。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新修农村四好公路、金堤河北小堰新修路4.63公里。新建排灌站2处,清挖沟渠8000余米,全镇53个村新修机井124眼,并进行了GPS定位,全镇农田实现井井通改造,保证了全镇农户在河道、沟渠无水的情况下也能灌溉农田。规范合作社、家庭农场2个,培育示范社1个以上,积极申报风华粮食种植合作社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5000亩。樱桃、生态杂粮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截至目前,全镇樱桃种植面积达7000亩,紫小麦、糯玉米等生态杂粮种植突破1500亩。晶美牌樱桃、“谷姐”农产品畅销省内外,市场前景向好。积极建设500多平方米电商孵化中心,联系专业运营团队,计划通过筛选,培训本地网红,一对一服务,量身打造营销路线,发展壮大电商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全面优化农村环境。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清理存量垃圾,空闲宅基、废旧坑塘合理利用,村庄绿化有效跟进,农村公路里程持续增加,胡同硬化实现全覆盖,自来水升级改造全面提升,4个村雨污分流工程着力实施,2022年完成煤改电1380户,煤改气2042户,危房改造、旱改厕、清洁煤推广等工作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良好,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抓严抓实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针对防火、自建房安全、燃气安全、预防一氧化碳、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开展全面排查,共排查安全隐患105个,整治完成105个,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开展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排查整改,对防溺水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学校安全、食品安全、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等方面逐一检查验收,消除安全隐患。

(四)扎实开展环保治理“回头看”。确保环境问题不反弹、不新增。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大力倡导绿色经济。持续加大散煤、土地暖、机动车污染和工地扬尘、露天焚烧等重点领域治理,统筹秸秆禁烧、生活垃圾处理利用工作,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落实路长制、河长制、田长制工作,加大环境整治,重点抓好整治乱倒垃圾、侵占挤占河道等突出问题,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五)社会民生全面进步。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张街村脱贫攻坚产业园首批淡水鱼喜获丰收,实现脱贫群众和集体增收双赢。充分发挥风华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农业科级示范主体25户、高素质农民20人。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总策略,从严从实抓好每个环节关口,坚持外来返乡排查管控不放松,扎实做好全员核酸检测,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实现应接尽接,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全力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实现无到市赴省进京上访登记的目标。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镇未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反邪教工作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社会面反宣品清理清查,曾被评委“无邪教乡镇”。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建设,每个行政村平均五个摄像头,实现了监控全覆盖。着力打造“枫桥派出所”,成立了专门巡逻队,昼夜加强巡逻。为每个村配备了一名警务助理,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2022年十五里园派出所受理行政案件17起,结案11起,结案率64.7%,行政处罚31人,行政拘留20人,行政罚款8人,刑事立案1起,破案1起,移送起诉3人,有效震慑了黑恶苗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平安十五里园建设深得民心。

(六)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53个行政村文化广场全覆盖,实施文化惠民,积极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6次,着力建设“书香阳谷”。中学教学水平持续提升,先后投资100余万元改造学校、食堂、宿舍等硬件设施,2022年镇中学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食堂”、“省级乡村温馨校园”。镇联校义务教育均衡建设取得新进展,各小学功能室用房投入使用,投资20余万元对各校区进行美化、靓化,教学环境持续改善。在各种学生艺术活动比赛、展演中,联校取得优异的成绩。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教学水平稳步提升。2022年,十五里园小学、幼儿园荣获全县教学评估“双第一”,镇中学升学率达75%,顺利完成了中考既定目标。

(七)看病就医再添新保障。今年以来,镇卫生院投资70余万元,购进DR、B超机、血液分析仪等设备。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体检,为年满65岁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率达80%以上。扎实稳妥安排部署2022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征收工作,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以上,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持续开展医疗政策宣传,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保障惠民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二、 2023年目标任务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双招双引”有效到位增长20%以上;实现税收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毫不动摇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坚持“产业转型”,在政策引领上做文章。聚焦我镇钎具制造、新型建材、塑料制品、木材加工、肉食品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深入实施“梯队强企”培育计划,加大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培育出更多的行业产业“带头人”力争催生能够带动产业链条形成,吸附中小企业协同的龙头企业,利用市场的力量引领传统企业主动转型。坚持“创新驱动”,在注入新动能上做文章。加强恒信塑钢年产3000吨塑钢型材和1000吨PVC管材管件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建设实现年产50万平方米中空玻璃及20万平方米铝塑门窗门窗产能坚持“增量崛起”,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继续推进益辉钎具新项目政策落地同时,坚持在外人员信息库建设和长期联络机制。发挥在外能人优势,主动联系对接,鼓励引导本镇在外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实施“归雁工程”。加强与各地商会和中介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国家级、省市级行业协会组织联系,积极开展委托招商、小团组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着力提升“双招双引”实效,争取2023年“双招双引”成绩进入一类乡镇。

(二)毫不动摇推进乡村振兴落实,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高质高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保障乡村宜居宜业。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引导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庭院”建设;全面优化农村环境。持之以恒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农民富裕富足。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推广“党建+劳务合作社”就近就业改革经验。加强科技培训,出产业富民,充分发挥风华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20户、高素质农民15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全力以赴推动生态优先发展。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大力倡导绿色经济,持续激发绿色动能,不断厚植绿色优势。狠抓污染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追溯分析主要污染源,以PM2.5、PM10控制为主线,抓好有机物治理、禁燃禁烧、餐饮油烟、柴油货车等专项整治,确保全年空气优良持续提升。认真落实河长制,路长制、田长制,着力开展辖区河道清污治理、违建清除专项行动,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非农化”“非粮化”。认真落实林长制责任体系,坚持增绿、护绿、管绿并重。大力倡导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提升全面环保意识,开展节水、节电、节粮活动,加快形成勤俭节约、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

(四)毫不动摇增进人民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理念,竭尽所能保障和改善民生。(1)发展优质均衡教育,结合当前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硬件设施配备,持续改善教学环境。(2)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健全我镇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管理体制。(3)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积极申请整合各类资金,争取新改建农村公路10公里,分年度完成各村危桥改造任务。(4)关注关爱特殊群体,为持证残疾人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救助。关注孤困儿童生活状态,确保每月基本生活补贴发放到位。(5)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增设高清监控探头,建设人脸识别智能卡口,打造更加广泛严密的治安防控圈。(6)严格落实重点人员防控措施,密切掌控各类反邪教活动动向,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五)毫不动摇强化社会治理,夯实高质量发展新支撑。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完善疫情防控防控机制、优化防控措施、压实防控责任,确保防控形势持续稳定。持续加强文明乡村建设,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人物评选,不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严格落实退役军人安置及优抚政策,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推动“雪亮”工程升级改造,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纵深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坚决保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进一步提升信访工作温度、事项办理速度、问题化解力度。持续关注食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保障社会环境持久安定和谐。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扎实举措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阳谷县人民政府主办 阳谷县信息化服务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715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