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谷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 2022年06月01日
名称
关于阳谷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3715210001/2022-22243905
发布单位
县发展和改革局
组配
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关于阳谷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127日在阳谷县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阳谷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县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坚守初心、勤勉敬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在严峻考验中迈上新台阶,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总体稳健。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亿元,增长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7亿元,增长7.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02亿元,增长16.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931元,增长10%。完成进出口总额1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894万美元。

(二)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昊泉机械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增4家省级、6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2家“四上”企业,2家“瞪羚企业”,3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太平洋光缆获选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凤祥股份成功获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祥光铜业获选链主企业,铜及铜加工特色产业被确定为山东省产业集群,华泰化工入选省高端化工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名单。华信塑胶、齐鲁电缆成功入选市级绿色企业。极景门窗入选2021年山东省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实现了“零”的突破。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伏城医养结合大健康产业园、景阳冈英雄文化观光园等6个项目纳入市服务业“双50”工程管理。新增景阳冈白酒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3个,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8家,服务业创新课题1个。建设高标准农田6.5万亩,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验收,获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处。新增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1家,无公害农产品19个,新认证绿色食品25个。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钢铁十姊妹精神传承展馆对外开放。我县被省政府评为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三)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完善“项目论证”机制,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85个实施类省市县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并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维尔康食品深加工、海之信新型复合材料等41个项目建成投产。全面把握政府专项债券政策导向和扶持重点,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额度19.3亿元,在全省41个省财政直管县中排第1名。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2021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资金5090万元,居全市第1位。精心谋划50个重点招商推介项目,新组建3个驻外办事处,实行离岗专职招商。新签约过亿元项目3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亿元。开通阳谷至霍尔果斯中亚班列。新增跨境电商企业8家,实现销售额11.59亿元。维尔康食品与荷兰公司签约2亿美元猪肉采购项目。引进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获批省服务业专业人才1人,省离岸创新人才1人,实现了全市离岸创新人才“零”的突破。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着力以改革赋能促发展,持续深化“一窗受理”改革,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可办”、“一次办好”。全县可网办率、全程网办率、最多跑一次率、零跑腿率均为100%,即办件率达83.5%。深化“一业一证”改革链条,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乡、社区行业综合许可证“四级通办”。打造24小时不打烊,验收即办证、拿地即开工2.1版、小时制审批、企业开办“商事登记服务直通车”等一批创新经验。国企改革稳妥推进,景阳冈酒厂混改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一区一厅”改革创新项目在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并在山东新闻联播推出。“党建+劳务合作社”就近就业典型经验被推荐到中央改革办。全国畜牧兽医统计监测与信息化业务培训班在我县举办,“智慧畜牧阳谷模式”得到农业农村部高度认可。承办承接国家级、省级现场会11次,改革试点9个,推广创新经验141项,我县被确定为“全省点菜单式改革试点县”。

(五)发展底板不断筑牢。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初显。统筹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投入各级衔接资金1.14亿元,实施产业类、基础设施类和补贴类项目36个。扶贫项目分配收益金额764万元,带动全县11560人稳定增收。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367个, 扶贫公益岗在岗529人,落实岗位补贴839人、539万元。金融风险有效化解,处置不良贷款6.48亿元,净压降额2.77亿元,处置率94.46%完成率40.38%,不良率降至2.44%电缆集团及其关联企业产能逐步恢复,债务风险化解取得显著成效。寿张镇、阎楼镇被列为省“金融管家”试点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能耗“双控”成效显著。规上企业能源消费在65.46万吨标煤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4%以上。全年消费煤炭28.94万吨,比去年减少3.9万吨,超额完成全年控制目标。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3%,空气综合污染指数4.77,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18天。省控、市控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六)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实施侨润黄河路北、狮子楼育才社区育才街北等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1576户,建成回迁安置房5212套。投资4亿元启动实施市政重点项目41个。完成沥青路面改造7.6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增设2处雨水加压泵站,新改建雨污分流管网39.41公里,实现了管网覆盖区域“雨水入河、污水进厂”。聊阳渠生态文化湿地建成开放,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2万平方米。查处违规经营5700余处次,治理各类“十乱”现象11500余处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22处,拆除面积10470平方米。主次干道洒水覆盖率、洗扫率均达到100%深度保洁率达到83%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工程,路网延伸通达工程、路网改造提升工程100公里。

(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充分利用“三遍访”、“12345”市民热线渠道,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民生支出达到36.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8%。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新改扩建14所中小学及幼儿园。4处学校入选“聊城市5G+智慧教育场景应用试点单位”。城镇新增就业563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9%,低于控制目标2.11个百分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5笔、8597万元。3家企业、4家劳务合作社入选市乡村振兴劳务基地。县中心医院一期工程主体完工,改扩建乡镇卫生院7家,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处,改造提升中心敬老院5处。构建2个县域医共体,基本建立三级协同、医防融合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落实疫情防控不松懈,疫苗接种143万剂次,充分利用媒体平台、村广播等方式,发布防控科普知识。落实落细人员排查管控、重点场所防控等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社会秩序更加安定和谐,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法治阳谷建设取得新进展。扫黑除恶取得阶段性胜利。安全生产三年整治行动深入实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食品药品安全、文化体育、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民族宗教、统计、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人防、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总的来看,在宏观经济下行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压力下取得以上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结果。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新动能总体偏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民生事业欠账较多,外部虹吸压力和内部矛盾化解压力加大等,这些问题均不同程度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成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坚定发展信心,积极主动作为,奋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全县上下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确保全县经济社会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条件,并与省市高质量发展、县“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建议2022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

——进出口总额增长3%左右。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左右。

新增城镇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完成市下达任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三、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以扩投资为主攻点,强化项目建设增动能。投资是建设经济强县的核心动力,项目是投资的有效载体,项目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着力抓重点项目带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优化投资结构,强化项目管理,细化项目计划,加强项目调度,确保各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80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100亿元以上,力争列入省级、市级重点项目分别达11个、15个以上。落实好“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在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等要素方面继续向好项目、大项目倾斜,拟建项目列入《土地开发方案》,确保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争取60个以上项目开工建设,确保金蔡伦纸机节能升级改造项目、顺达塑胶5G基站天线罩项目等40个以上项目竣工投产,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竣工达产率均居全市前列。着力抓谋划储备。项目的梳理谋划要做到当前实施和长远发展相结合,要全面把握政府专项债券政策导向和扶持重点,继续围绕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产业培育、节能技术改造、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向,统筹好项目的向上争取和推进实施工作,形成重点项目“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确保项目建设后发有力。增强园区承载力。深入实施“产业链+专业园”创新模式,加快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汽车用品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建设,吸引企业“拎包入住”,新增入园企业20家以上。把园区作为工业化的重要平台和做大扶强企业的孵化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重点项目支撑,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集聚的洼地。坚持“亩产论英雄”,以“亩产效益”评价结果差异化应用,倒逼企业“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存量土地400亩以上。

(二)以高质量发展为关键点,推动产业结构再优化。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实施制造业技改项目22个以上,开展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专利清零行动,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在更大范围上有效覆盖。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好“链长制”,统筹推进产业链重点企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园区配套等事项。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发挥好长板优势,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各类企业发展壮大,实施新兴支柱企业培优工程、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家、“瞪羚企业”1家。创建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2家,市级以上“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家。推动服务业扩量提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规模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多样化和高品质转变。确保5个以上项目纳入市服务业“双50”工程管理。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限上贸易业企业8家以上。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以景阳冈景区改造提升项目和阳谷古城旅游开发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为契机,高标准规划、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景区建设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构建文旅融合发展体系,努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振兴阳谷第三产业的强大引擎。全面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培育壮大“健康+”新业态。抓住银发经济机遇,充分利用鲁西南医院、伏城医养结合大健康产业园、阿胶养生等资源,打造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和国家级医疗健康养护示范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促进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推进瓜菜菌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确保粮食产能15亿斤以上、蔬菜产量215万吨以上。着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健全农产品流通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品牌专业化运作。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8个,力争更多产品纳入“聊·胜一筹”品牌。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300余人。

(三)以双循环为着力点,全面深化改革促开放。探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狠抓流程再造,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建设,持续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通过权力下放、服务下沉、数据下传、标准下延,推动18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规范化、标准化运行,打造 “10分钟惠企便民服务圈”。积极帮助企业对接政策、享受政策,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承接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探索总结阳谷创新经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环渤海合作发展经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对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区域发展战略紧扣我县九大产业,充分发挥招商专班和驻外办事处联络作用,突出产业链招商、集群招商、园区招商,招大引强选优。紧盯央企、500强企业以及行业龙头、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优质企业,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支撑性、引擎性项目。精心谋划重点招商推介项目30个,签约过亿元招商引资项目36个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亿元以上,新开工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积极扩大对外贸易。进一步加大与国内外世界500强企业及香港、 等传统区域的合作力度,积极拓展欧盟、美国和日本等重点引资市场。紧盯重点企业,切实抓好凤祥集团、华泰化工等重点外贸企业进出口工作,稳住外贸基本盘。创新拓展形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着力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外贸新的增长点。力争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6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

(四)以提能级为切入点,促进城乡协调新发展。注重以人为本,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着力谋划一批让群众感受明显的城建工程,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有品质的城市。坚持前瞻思维、高标定位,切实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让阳谷更有气质、更有品位、更有活力,让本地人引以为豪、外地人心向往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排水设施及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和易涝点整治等工程进度,提升供水、供热、供气和污水处理能力。大力整治城市环境,让地更净、水更清、天更蓝、貌更美,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投资4.8亿元实施20项市政重点项目。完成黄山路、运河路、兴隆街等道路建设,新改建城区道路19.63公里。加快城区雨污分流体系建设,新改建排水管网39公里,实现雨污分流改造18.6公里,完成城区排水管网清淤97公里。持续实施增绿提质,投资2000万元,对城区新建道路和部分节点实施绿化提升改造,完成西城墙路与金河路交叉口广场建设,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新建小区供热分支管网,新增集中供暖面积20万平方米,扎实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改造57000余户。加快布局建设“口袋公园”、绿地“微景观”,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人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破解停车难、垃圾分类、环境综合整治、物业管理等难题,打造幸福温馨的家园。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做好农村清洁取暖、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绿化美化等工作。实施危房改造30套,规范户厕2000个。加强农村道路、供水、通信等一体化建设管护,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新改建农村公路6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30公里。扶持重点镇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区域服务、人口吸纳能力。深化组织联建,推进党建联合体、发展融合体、生活共同体同步建设,催生一批带动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镇()。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稳妥审慎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深化村集体经济“增收固本工程”,聚焦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经济薄弱乡村,推广“两场同建”等可行做法,打造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五)以优环境为立足点,推进绿色底色更鲜明。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生态保护、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黄河生态建设,实施城区雨污管网分流、黑臭水体治理、涉水污染源监管专项行动。推动新一轮“四减四增”工作落实落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加大对企业、道路、工地、车辆督查力度,确保扬尘污染治理到位、尾气达标。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65%。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巡河常态化,打造“美丽河湖”,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积极争取国家级“工业园区绿色化改造示范项目”。加强污染源头防治,严格落实煤炭压减和能耗“双控”政策,研究制定全年到月的煤炭和能耗消费量,重点用能单位全部实现能耗在线监测。确保规上企业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32.46万吨标煤以内、规上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31.25万吨以内。强化“两高”项目管理,严格落实“三个坚决”、坚持“四个区分”、执行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严格审查是否符合产业政策、产业规划、“三线一单”、规划环评等要求,不符合或未落实的,一律不予核准或备案。

(六)以惠民生为根本点,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持续扩大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培养创业创新人才,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900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0万元以上,开展就业创业培训3000人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实施侨润第二中心幼儿园、西湖镇杜庄小学附属幼儿园2处幼儿园开工建设,推进实施西街小学综合楼、四棚中学餐宿楼2处中小学薄弱办学条件改善提升,确保石佛镇第二中心幼儿园、西湖中学宿舍楼等5处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双减”工作有效落地。探索完善优质生培养机制,着力打造阳谷教育名片。大力发展事业。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善阳谷县红色教育基地场馆建设,打造全新红色主题线路。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文艺下基层演出活动。全年送戏下乡400场、送电影下乡10000场,组织各类文艺演出活动1500场。积极申报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扶持培植现有文旅产业提档升级。计划培育1-2个新兴文旅产业项目,积极申报地域特色突出、带动效应明显的项目3-5个。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县中心医院一期工程建设进度,力争门诊楼和病房楼内外施工全部竣工,改扩建卫生院3家,卫生室7家。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持续打造城区“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规范实施临时救助、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基本保障,织密编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安全网。文化体育、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民族宗教、国防动员、统计、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人防、史志、档案、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做好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全面落实县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各项决议和部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实干勇争先,阔步迈向新征程,为争创全市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不懈奋斗、勇毅前行。




阳谷县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                 2022年126日印发


关于阳谷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阳谷县人民政府主办 阳谷县信息化服务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715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