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80号代表《关于建立和完善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 2023年06月26日
名称
关于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80号代表《关于建立和完善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的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2023-22245884
发布单位
县民政局
组配
县人大代表建议答复

题目:关于建立和完善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的建议

内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庞大。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老年人口总人数迅速攀升。中国现在已处于老龄时代,1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人。现在的家庭结构已极大地削减了家庭的养老力,老年人服务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社区的肩上 。

现状:一是服务体系不完善。由于设施过于简单,服务内容过于单一,致使许多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是老年设施、产品与服务短缺。老年人服务设施过于简单、落后,并且不适合各区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再加上服务内容的单一和社会上老年人产品的缺乏或过于泛滥,以至许多老年人都有购物难、享受服务更难的问题。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为了跟上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有些地方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健全,政府投资力度不够,社会筹资规模也比较小,社区和家庭在思想认识上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以至服务体系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完善,老年人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建议 生活照料,让空巢老人“称心”。为保证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的实效,市民政部门组织专门力量,社区应该针对不同层次老人的不同服务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比如针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生活困难低保户老人实行无偿服务,使许多空巢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各种帮助。社区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重点,建立健全基层为老服务队伍,通过社区干部、志愿者等多种渠道做好为老服务工作,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老年人按要求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二、心理抚慰,让空巢老人“舒心”。组织具有心理学知识的志愿者,通过电话上门慰问、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为精神寂寞、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关怀志愿服务,随时了解空巢老人的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使空巢老人摆脱孤独寂寞,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社区以“奉献一片爱心、参与志愿服务、温暖空巢老人”为主题,在全社区开展了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三、健康保健,让空巢老人“暖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空巢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座,为困难空巢老人提供义诊保健咨询等志愿服务。社区志愿者还可以为患病的空巢老人提供陪同就医服务

四、法律援助,让空巢老人“安心”。组织具有法律知识的志愿者,特别是一些身体健康的已退休法律界人士,通过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进行法律法规宣传、为有法律纠纷的空巢老人提供司法援助。社会治安管理部门和物业部门对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进行重点监护,确保空巢老人居住环境安全。

五、文体健身,让空巢老人开心”。康居社区充分利用老年活动室、体育健身设施等,组织开展社区老年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定期组织空巢老人参观旅游感受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丰富了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关于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8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董目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社区空巢老年人的关注。如您所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空巢独居老人逐年增加。调查显示,我县常住人口中约有3.5万人短期或长期处于空巢、独居状态。在老龄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为空巢、独居老人,特别是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量身打造贴心、有效的养老方式,已成为整个养老事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这种情况,县民政局着力从两方面开展工作,全面关爱社区空巢老年人身心健康。

一是扎实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县民政局对全县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6类9000余名老年人进行了全面摸排。目前,正在起草《全县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探索形成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老年协会、业主委员会、网格员、家庭医生、养老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老党员、低龄健康老年人、亲属邻里等共同参与的探访关爱合力。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居家安全服务、政策链接服务、养老顾问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社区活动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

二是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优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功能。为满足城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和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阳谷县以打造居民“十五分钟生活圈”为主线,建设并运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6家。近年来,不仅指导并强化各日间照料中心在丰富辖区内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间照料等服务方面的表现,还极力延伸服务链条,拓展康复、幸福食堂、居家照护、短期、长期托养等服务内容,服务延伸至全社会的神经末梢。

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将以此为鞭策,持续推进全县养老服务工作有序开展,让全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联系人:刘阳            联系电话:0635-215189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阳谷县人民政府主办 阳谷县信息化服务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715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