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政策宣传手册
时间: 2024年05月28日
名称
职称政策宣传手册
索引号
/2024-45381842
发布单位
阳谷县人社局
组配
政策专题汇编


一、政策问答

1.什么是职称?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

2.什么是职称评审?

职称评审是按照规定的评审标准和程序,对专业技术人才品德、能力、业绩的评议和认定。职称评审结果是专业技术人才聘用、考核、晋升的重要参考。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评议、认定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3.职称评审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有什么好处?

企业拥有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的多少,是证明企业研发能力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企业创新创造能力的标志,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

4.  哪些人可以参加职称评审?

凡在我区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与用人单位确定了人员劳动(聘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均可按规定的标准条件申报评审相应的职称。自由职业者可以由人事代理机构或者所在社区、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履行审核、公示、上报等程序。 公务员(含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离退休人员不得参加评审职称。

5.申报职称提前准备哪些材料?

1)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小二寸彩色免冠照片电子版、社保查询图片。

2)学历(含第一学历、中间学历和评审依据学历)及学信网查询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3)现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聘书、社会兼职证明材料、年度考核表、近5年继续教育证明材料、任现职以来取得的业绩成果(包含获奖、课题、专利、论文著作等)。

(4)具体材料应根据各系列(专业)各层级评委会组建单位的申报通知要求来准备材料。

6.通过什么程序申报职称?

申报职称,实行个人申报、民主评议推荐、单位审查、主管部门、、呈报部门审核的办法,逐级呈报至相应的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各系列各层级职称申报均使用“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http://117.73.253.239:9000/rsrc)填报。

7.在哪里能查到职称评审的通知和政策?

(1)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http://117.73.253.239:9000/rsrc)聊城版块。

(2)各系列各层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官方网站。

8.申请职称评审的条件及时间?

(1)条件:不同系列(专业)职称评审有不同的标准条件,应符合申报系列(专业)相应层级职称的标准条件。有关标准条件在“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标准条件”进行查询,或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事指南”--“聊城市12333服务网站”专业技术人员栏目进行查询。

(2)时间:全省实行年度评审,评委会的评审工作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下半年开展。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年度评审公告后,我区统一启动全区职称评审部署工作。

各级评委会原则上8月至10月受理申报材料,11月底前完成评审,12月底前完成审核、备案工作。具体申报时间和要求以相应系列(专业)评委会组建单位发布的通知为准。

9.职称评审对学历有什么要求?

系列(专业)的标准条件都有对学历的基本要求,申报职称评审均应具备规定的学历条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都可以用于申报职称评审,对于参加工作后取得的学历,不再限年限要求。在职称评审中,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申报评审相应专业职称。

10.申报职称对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有什么要求?

   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社发〔2016〕29号),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为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申报中级及以下职称时,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要求。申报高级职称时,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统一要求;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能力水平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政府组织或社会认可的各类证书均可作为依据,具体要求由各高级评审委员会自主确定。

11.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可以申报职称吗?

   按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部分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鲁人社办发〔2023〕11号)文件执行,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对应目录中所列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符合相应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的,可视同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并可作为依据申报高一级职称,无需另发或补发职称证书。

12.技能人才能申报职称评审吗?

按照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工作通知要求,在工程、农业、体育、工艺美术、文物博物、艺术、实验技术、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参加相应系列职称评审。

13.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符合什么条件可以申报职称?

在工程技术领域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的技能人才,在现工作岗位上近3年年度考核合格,符合我省工程技术领域相关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可参加相对应的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其中,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相应技术技能工作满2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助理工程师;取得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相应技术技能工作满3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工程师;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相应技术技能工作满4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高级工程师。

14.高层次人才申报职称有什么优惠政策?

按照《山东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暂行办法》规定执行。

正高级职称“直通车”人员范围:经省认定享受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待遇的专业技术人才(持有“山东惠才卡”);自省内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正常出站后留(来)鲁工作的博士后。

副高级职称“直通车”人员范围:经省认定享受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待遇的专业技术人才(持有“山东惠才卡”);各设区的市认定提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待遇的专业技术人才;自省内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正常出站后留(来)鲁工作的博士后,以及我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从事科研工作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1)“直通车”范围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可不受国籍、户口、原职称资格、学历资历、继续教育、申报条件等限制,可免于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的业务测试和支医支教等基层服务经历。

(2)事业单位“直通车”范围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评审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限制。

(3)“直通车”范围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评审应大力推行代表性成果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

(4)“直通车”范围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评审职称,提交的奖项、项目及成果等须与申报专业相关,海外工作经历、学术和专业技术贡献可作为参评依据,已在职称评审中使用过的奖项、项目及成果等,不得在申报高一级职称时再次使用。“直通车”范围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直接申报高级职称,与当年度职称工作同步进行,申报时间、申报程序、申报渠道、公示公布、证书发放等均与正常申报职称人员相同。 

15.博士后研究人员申报职评审有什么规定?

按照《山东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暂行办法》规定执行。自省内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正常出站后留(来)鲁工作的博士后可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

自省内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正常出站后留(来)鲁工作的博士后,以及我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从事科研工作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可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

16.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称申报绿色通道政策有哪些?

“非公有制领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直通车”制度。一是“非公有制领域”单位工程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申报“直通车”。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研究生毕业或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8年;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0年。无职称或取得职称年限不够,符合相应系列职称申报标准条件,可直接申报工程技术副高级职称。二是“非公有制领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申报“直通车”。“非公有制领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无职称或取得初级职称年限不够,从事本专业总年限和其它条件符合相应系列职称评价标准要求,可直接申报相应系列的中级职称。

17.“专精特新”企业职称申报举荐制政策是什么?

“专精特新”企业内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取得原创性科技成果以及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经企业董事长(或研发团队技术带头人)署名举荐,可不受原职称资格、学历资历、工作年限、继续教育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国家级的“专精特新”企业,每年度最多可举荐2人申报高级职称(其中,申报正高级最多1人);省级的“专精特新”企业、每年度可举荐1人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

18.复合型人才申报职称有什么规定?

已取得一个系列(专业)职称并聘用在相应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结合从事工作再申报评审或报考其他系列(专业)同级别的职称,可不受所在单位岗位限制。

19.改系列申报职称评审有什么规定?

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岗位调整需要改系列(专业)申报评审与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同层级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应在现聘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经考核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的方可推荐申报。未按规定取得相应系列(专业)资格的,不得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除外。其改系列前后的任职年限可累计计算,相关的业绩成果可作为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依据。

20.在外地取得的职称证书能在聊城使用吗?

落实《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省会经济圈区域内七市(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职称主管部门核发(确认)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在区域内互认互通,不再办理外地调入人员职称确认手续可直接使用。

 

 

 

 

 

 

 

 

 

 

二、职称申报评审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步骤

项目名称

具体操作内容

注意事项

需提交的材料数量

第一步

单位注册

登陆“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左上角,点击单位注册。

推荐使用谷歌或IE10版本以上浏览器进行登录,其他浏览器可能存在登录、显示或者上传附件不成功问题。


第二步

个人注册

登陆“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左上角,点击个人注册。

注册后,姓名和身份证号无法修改,一个身份证号只能注册一个账号。登录名和身份证号码均可作为账号使用。


第三步

单位推荐

1.单位公布申报评议方案(公开岗位数、任职条件、推荐办法)。2.专技人员提出申请,提供证件。3.单位成立7人以上专家推荐委员会推荐。(公开申报人述职、被推荐申报人员名单)

单位推荐专家不够,可以从其他单位聘请。


第四步

申报人填报材料

4.单位组织申报人填报材料。

按照当年度《职称评审填报指南》填写,最后下载、打印《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落实诚信承诺制度。职称申报期间,一定要关注自己系统材料审核状态,上级部门退回后按要求修改后及时上报。

《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一般省高评委5份,市、县评委会8份,具体份数按各评委会要求。

第五步

单位审核

5.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单位对申报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审核通过后,加盖单位公章,负责人签字。


第六步

单位公示

6、单位公示申报人申报材料(公开申报人的评审材料)。

公示内容包括《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和其他申报材料。公示情况留影留像备查。


第七步

单位组织填写《“六公开”监督卡》

组织填写《六公开》监督卡。

人员少的全体专技人员签字,人员多的单位可以由专技人员代表签字。


第八步

单位上报

按照等级、系列、单位排序整理,评审表与花名册排序一致。

电子数据上报:单位须先在申报系统向上一级部门申请上报路径,通过后方能上报电子数据材料。

申报人员评审表、单位材料统计表、推荐情况报告,花名册、专家委员会表推荐意见表、六公开监督卡。

第九步

主管部门审核、上报

主管部门审核汇总申报材料,签署“经审核,该同志符合申报条件,同意推荐”,签字盖章后汇总上报。


申报人员评审表、主管单位材料统计表、推荐情况报告,花名册、专家委员会表推荐意见表、六公开监督卡。

第十步

呈报部门审核、上报

呈报部门审核汇总申报材料,签署呈报意见,汇总上报。


申报人员评审表、呈报单位材料统计表、推荐情况报告,花名册、专家委员会表推荐意见表、六公开监督卡。

第十一步

评委会办事机构审核

评委会办事机构审核、汇总整理材料,做好评审前准备工作。

评委会账号下的“申报结束”不是评审通过,是申报材料审核通过,等待评委会评审。


第十二步

评委会评审

组建评委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第十三步

评审结果公示

对通过人员在“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和组建单位官方网站进行公示。



第十四步

评审结果公布

对公示无异议的评审通过人员行文公布。



第十五步

发证

对行文公布人员系统颁发电子证书。

申报人员可登陆“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个人账号下载打印证书。


三、聊城市职称评审通知公告、各系列评价标准条件、政策法规等查询方法

1.打开“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http://117.73.253.239:9000/rsrc),进入首页,如下图:

file:///C:/Users/gxl/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2.打开红色箭头指的“更多”。

file:///C:/Users/gxl/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3.点击“聊城”。

file:///C:/Users/gxl/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4.聊城市发布的所有的通知公告信息如图都可查看、下载。

file:///C:/Users/gxl/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jpg

5.同理“标准条件”、政策法规等都可按照上述方法在“更多”项中或直接在平台首页相关模块查到。

file:///C:/Users/gxl/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0.jpg

 

 

 

四、职称申报服务联系方式

 

阳谷县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0635-617308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阳谷县人民政府主办 阳谷县信息化服务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715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