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彩云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关于中小学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店安全现状及管理措施》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支持。对于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县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收到意见建议后,我局主要领导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和部署,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把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多措并举,抓好整改。
一、强化教育、宣传
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与广大群众较为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项难于彻底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出台多种措施和文件,就是想要彻底根治顽疾。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让广大师生真正认识到“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等非健康食品的危害,从而远离非健康食品,让“三无”食品、“五毛”食品、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彻底失去市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为此,县局积极组织推进全县“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在学校及学校周边张贴和发放了《致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的一封信》、《远离五毛食品、守护身体健康——致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中小学生健康饮食知识》等宣传材料,向广大师生普及食品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营造了专项整治浓厚舆论氛围,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别真假伪劣的能力,引导广大师生自觉远离非健康食品。
二、督导落实主体责任
分片分批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采用明白纸等形式,向学校食堂及周边经营业户告知食品安全管理重点,明确禁止事项。组织学校食堂负责人及经营业户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并监督检查其履行承诺情况,做到许可证或实名备案证、健康证等证件齐全;从业人员要进行健康查体,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进行经营。
三、全面开展规范治理整顿
一是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的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户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对食品经营户开展主体情况、场所卫生情况、索证索票情况、食品质量情况、餐饮具清洁情况、原料、添加剂使用情况等六个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和整治。二是将全县所有中、小学周边食品市场全部纳入整治范围。细化监管责任,实施网格化、规范化、痕迹化监管,签订责任书,明确监管责任,责任到人,确保不留空白、盲区和死角;现场检查有记录,违法违规有查处。三是对食品小摊贩,有备案公示卡的,进行规范管理,落实亮证经营、进货查验等制度,杜绝占道经营和流动经营现象;对无证无照的,联合公安、执法、乡镇办事处政府食安办、综治办部门等依法取缔。
四是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加大高风险食品的抽检和快检的批次和频次,随时掌握全县校园周边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努力消除各种食品安全隐患。五是重点打击校园周边无证无照经营,经营场所生活区域与食品经营区域、生食与熟食经营区域未分开设置,销售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的“三无”食品、“五毛食品”、假冒伪劣食品、超过保质期限食品和腐败变质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对责改未整改的,坚决予以行政处罚;拒不改正的,取消经营资格,吊销经营许可证;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六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监督校园及周边的食品店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进出人员登记管理、体温测量、健康码使用、场所消毒等工作。
四、实行群防群治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12315”热线作用,鼓励群众投诉举报食品违法行为;广泛动员师生、家长和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管理,实现社会共治,营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围;加强与教育、卫健、公安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大力推进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截至目前,县局共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对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累计开展监督检查300余家次;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24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取缔无证食品摊贩30余家;配合省局校园周边食品抽检20批次、市抽44批次,组织县抽20批次,对饼干、膨化食品、调味面制品等校园周边高风险食品进行了重点抽样,抽检结果全部合格;全县105家中小学、幼儿园及158家校园及周边食品店全部纳入了规范化管理,建立了监管档案,划定了风险等级,落实监管频次,推行了网格化监管,普遍建立了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落实了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全县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高,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学校周边食品安全事故关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和谐和政府形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关注支持下,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请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建议,我们会积极采纳,认真落实,更好的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谢谢!
阳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07月0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