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依据
按照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六稳”、““六保””工作决策部署,根据我局实际,经党组研究,制定了《阳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落实“六稳、六保三促、十条”的工作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工作措施》)。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对标我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体目标。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着力做好“六保”工作,全力稳企业保市场主体、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促消费稳经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完成我县市场监管系统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三、主要内容
《工作措施》主要围绕安全监管、事中事后监管、价格监管、市场秩序监管、质量提升、消费环境营造等提出十条具体措施。
(一)积极开展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加强对粮、油、肉、蛋、奶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监管力度,及时提醒相关经营者严格执行价格法律法规政策。快速处理价格投诉举报,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严厉打击不执行价格调控措施、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的生活日用品、哄抬价格、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全力配合上级局开展口岸营商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助推外贸外资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深入实施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将“三同”作为“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出口企业帮扶行动,逐步增加“三同”企业数量和产品种类,培育一批“三同”知名品牌,带动相关产业和消费提质升级。
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制定重点消费品质量提升实施方案,以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倒逼企业技术进步,增加高质量、高水平有效供给。
(三)加快消费品标准升级。推动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大力推进企业标准管理制度改革,推进重点消费品生产企业开展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鼓励消费品生产企业公开并声明执行严于国标行标的企业标准。
(四)提升标准品牌影响力。制定并组织实施《阳谷县实施质量强县战略暨质量提升2020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农产品、食品药品、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质量提升行动。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聊城市第十届市长质量奖评选工作,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第八届省长质量奖、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认定。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工作,加快完成标准化改革试点任务进度。积极落实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
(五)加强消费领域诚信建设。按照国家、省、市局的部署,组织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交易违法行为。将损害消费者权益、消费领域违法违规失信信息应用本行政区域内企业的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建立健全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相适应的监管机制,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等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有机结合,提升监管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六)扩大动产抵押登记范围。拓宽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抵押物登记范围,引导当事人在传统的以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作为抵押物办理动产抵押登记基础上,大力推广用钢结构资产、活体畜禽、农作物、商品新车、办公设备和商品等办理动产抵押,充分实现动产抵押登记应有的价值。对办理抵押的动产,做到应登尽登、应抵尽抵。对线上办理且手续齐全、审核通过的,即时办结;对线下办理且提交材料齐全、符合形式要求的,当场办理。
(七)规范教育培训市场。根据阳谷县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双随机抽查结果部门间共享交换和互认互用机制,切实做到监管到位、执法必严,及时依法依规处置,构筑“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社会共治格局。
(八)督促重点项目外资到账。采取“不见面”方式在线办理审核重点外资项目审批手续。在监管所各个办事服务点专门设立重点外资项目窗口,单独服务重点外资项目,公布重点外资项目审批程序、办事流程和注意事项。
(九)支持夜经济等特色经营方式发展。继续深入贯彻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进一步破解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扎实推进“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工作,促进个体经营者、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对依法从业的摆摊经营者,全部豁免办理营业执照,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十)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按照省、市局的有关要求,推进″放心消费在聊城"创建工作,制定出台了《阳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工作流程》,建立24小时投诉举报快速回应机制和长效机制,促进投诉举报、案件办理程序规范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