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02号代表建议《关于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 2023年06月08日
名称
关于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02号代表建议《关于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2023-31411082
发布单位
县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
县人大代表建议答复

关于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

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可见,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议:一、做好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深入挖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传承和保护好民族民间文化、农耕文化、习俗文化等。加强农村文化教育,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惠民工程建设,并充分发挥好文化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丰富和拓展农民精神生活阵地。

二、乡村文化振兴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历史基因和文化传统,可以在古村落布置一些代表性文化元素。开展乡村文化情况调研摸底,积极推动乡村文化与产业文化融合。

三、探索推进农村文化的新路子,坚持把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农业文化、红色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助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

四、加强文化市场的培育,唤醒乡村文化资源,让文化资源变成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按照文旅一体的思路,充分借助乡村旅游平台,推动乡村文化变成旅游文化,让文化产品变为旅游商品,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同步发展。

五、重点把家风、家教、家训、孝老爱亲、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和谐团结、爱护公物等正能量的传播与相关部门联系一下做统一安排,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纳入各乡镇中小学的主题班会中去。

闫纪平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们的关心和支持。现结合本单位职能,就建议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一是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全县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广场已实现全覆盖。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2022年开展“送戏下乡”770场、“送电影下乡”10000场、“百姓大舞台”110场,组织引导各乡镇(街道)围绕传统节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乡镇(街道)消夏文化活动、广场舞大赛、戏曲演出、书画展等开展群众文化活动5000余场,受众面达40余万人次;382个行政村(社区)每村至少开展7场主题阅读活动,共计4000余场;同时开展阅读推广志愿服务队进乡村活动50场,村(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36场。

二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近年来,积极争取上级专项保护资金100余万元,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给予支持补助,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2个非遗项目获得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称号。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完成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资料收集整理,建立非遗项目库,完善文化资源数字化信息档案。目前,我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0项,包括国家级1项(张秋木版年画),省级以上9项,市级以上41项。

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指导我县仓亭津农业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山东华珍堂阿胶有限公司工业旅游示范区两家景区对照创建标准,制定整改提升细化方案,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优势。充分利用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等红色资源,指导景区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2022年,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和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共接待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团队1万余批次,游客总数达到21万余人次。

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点。高庙王镇前仓村、郭屯镇九都杨村、寿张镇沙河崖村、郭屯镇后梨园村成功创建省级景区化村庄,创建数量居全市第一推出两河文化精品一日游旅游线路:省文物保护单位——七级古街(七级码头)、盐运司、(黄河、运河、金堤河)交汇处——阳谷黄河河务局陶城铺地理标志文化园、市级文保单位张秋运河码头、省级文保单位山陕会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串联沿黄周边旅游资源,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一是着力抓好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免费开放工作,继续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充实更新图书、娱乐器材等设施设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全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二是持续开展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依托各级文化阵地,做好重要节庆、消夏启动仪式等常态化的文艺演出。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年送戏下乡600场、送电影下乡10000场、“百姓大舞台”100场。组织乡镇(街道)开展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年开展1500场。三是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结合我县乡村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旅游市场需求,依托特色村庄,积极策划以“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品牌主题赏花节、露营节、采摘节等乡村旅游活动,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回暖。争取创建大布乡苏海村、寿张镇冀王村、侨润西八里营村等3个景区化村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阳谷县人民政府主办 阳谷县信息化服务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715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