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县的旅游发展的提案
近年来,我们阳谷县立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精心培育水浒文化体验、蚩尤文化拜祭、运河古迹探寻和生态民俗观光四大特色旅游,推进了文化强县建设步伐。为了进一步推进阳谷旅游市场良好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大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推动旅游产业优化再升级,办出阳谷县旅游活动的特色和亮点。
一、发展现状
(一)我县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依托红色革命旧址、原址,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将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旧址扩建为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打造了占地1.5万平方米的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建设了坡里暴动纪念馆。
(二)党政重视,旅游投入逐年加大。
近年来,县政府对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把旅游工作纳入全县克难攻坚工作目标,纳入责任单位年度综合目标和单项目标考核,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局面,旅游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规模初具,旅游发展势头看好。
我县以“红色阳谷”为基础,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阳谷县将强力打造“两心一线、一带、多区”旅游产业布局。“两心”,即以景阳冈、狮子楼景区为核心,打造多元业态叠加的历史文化体验旅游区;“一线”,即串联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阳谷”主题线路;“一带”,即沿黄河、金堤河、大运河文旅产业发展带;“多区”,即统筹县域旅游资源,打造苏海森林动物世界休闲观光旅游区、景阳冈酒厂工业旅游示范区、蚩尤农耕文化生态旅游区、仓亭津休闲农庄乡村旅游区。
二、存在问题
1.我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资金开发能力不足。
2.资源整合薄弱,功能配套不够。目前我县乡村旅游资源规模小,较为分散,旅游商品专卖店、地方名特小吃不成规模,旅游公路等级低,旅游专线公路路况差。
3.景点管理滞后,服务水平较低。我县旅游景点管理滞后,服务质量普遍不高。
三、对策建议
今年我县旅游发展正逢其时,我们要切实加大力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我县旅游进入新阶段、实现新跨越。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正确定位,科学规划旅游产业发展,整体联动,加强对旅游的支特。
立足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我县应以生态旅游为龙头,以“两心、一线、一带、多区”旅游为依托,建设形象鲜明、风貌独特、吸引力大、竞争力强的旅游强县。
(二)因地制宜,选择特色各异的发展模式。
我县乡村旅游内涵丰富,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突出不同的旅游特色。
(三)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旅游资金投入。
采取政府引导、政策调动、利益驱动、市场推动的方式广泛融资。精心包装旅游开发项目,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灵活的机制广泛对外招商,吸引大财团大集团资本、县外资本进入开发。
(四)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好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要保护好文物古迹,严格做到保护性开发,搞好古和今的有机结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充分体现本地特色和文化传统,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工程,整治好周边环境。强化本地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树立良好公德,共建优美环境,拉大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产业链,真正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的目标,从整体上推动我县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梁肇旭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县的旅游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深厚悠久的文化积淀造就了阳谷丰富的遗产资源。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创建全域旅游、文旅融合发展为统领,阳谷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实施景区品质提升工程。一是继续推进4A级景区创建工作。2023年1月18日,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拟申报创建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结果中,景阳冈酒文化旅游景区已成功通过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被列入创建国家4A级景区预备名单,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指导我县仓亭津农业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山东华珍堂阿胶有限公司工业旅游示范区两家景区对照创建标准,制定整改提升细化方案,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时,景阳冈酒文化旅游景区被评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省级研学教育基地”,景阳冈旅游区成功入围“省级生态旅游景区”创建名单。
(二)促进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结合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实际,积极推进优质乡村旅游村,申报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省景区化村庄等荣誉称号,通过政策引导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其中,前仓村、九都杨村、沙河崖村、后梨园村成功创建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三)探索旅游景区发展新模式。一是指导景区探索夜游景区新模式,苏海森林动物世界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引进夜游项目,利用民俗表演、数字影像、互动体验等项目提升景区热度,打造景区独特的夜游光影体验,带动夜间经济的发展。二是为进一步增强游客体验感、参与感,指导各景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全力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三是充分挖掘旅游景区教育素材,提炼研学主题。指导狮子楼.景阳冈旅游景区及景阳冈酒文化旅游景区利用自身优势,将景阳冈陈酿酒的酿造技艺、张秋木版年画等非遗项目开发为研学课程。
(四)抓好文旅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积极推荐阳谷古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申报2023年省优选项目。积极申请专项债券资金,阳谷古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获得1.4亿债券资金,前期发债工作、招标工作已完成,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指导阳谷马战公园、景阳冈游乐设施提升改造项目申报文化旅游领域设备采购贷款贴息项目,目前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现文旅企业正与对接银行积极沟通。
(五)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深入做好文物“四有”保护工作,对22处县级文保单位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碑,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实施核查。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出台了《阳谷县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落实了“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定水镇坡里村成功入选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强化文旅产业培植。一是争取政策扶持。紧密对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重大工程,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争取纳入上级财政资金、政府债券和专项资金扶持。二是指导景区提档升级。将景区提档升级工作作为推进旅游标准化、提升旅游知名度、丰富旅游内涵的重要抓手,加大对景区经营管理服务的指导,促进景区提档升级。三是实施“旅游+”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苏海森林动物世界等乡村旅游点的建设工作。四是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探索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促进我县文旅产业工作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