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恢复发展阳谷旅游业,助力阳谷经济再现辉煌的提案
三年疫情让旅游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更是影响了我县经济发展。取消行程码和落地检,为我们经济发展提供政策环境。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地将发展的核心和重点瞄准了经济这个主话题,在经济这个主战场上各展身手。阳谷县也要瞄准经济这个总抓手,更要有强烈的发展经济的危机意识,来恢复和发展我县的旅游业。
恢复和发展我县旅游业,我认为有几大理由:
第一,我县旅游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在聊城市八县区中是一个旅游资源最为丰富、旅游发展历史最为悠久、旅游成绩最好的一个县。这为旅游发展的做好了沉淀,为我县恢复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旅游业是一个无污染的产业,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见效久、效益好的产业。目前,我们既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也有自然的风光的特点景点。同时,这种旅游业投资少,风险小,也符合我县的财政支出状况,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独特优势。
第三,二零二零年以来,国家疫情政策主要以管控为主,使大量的居民都被居固定在县区区域内,这种长期的将居民固定在狭窄的区域的生活,使广大居民身心焦虑,他们渴望走出家门,走向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浏览各地的文明历史古迹,而我们恢复和发展阳谷旅游业,就是要抓住消费者的这个窗口期,借这个窗口期的东风,使我县旅游业再次腾飞。 怎样才能恢复和发展我县旅游业?我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要加快和加大对我县旅游景点的宣传,提高我县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度。结合阳谷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创新宣传旅游业的一些方式和方法,比如大美阳谷演讲比赛、比如让当地大牌主播来进行宣传,比如开设抖音和快手、拍摄短视频等方式来扩大我们的宣传。
第二,我们要找准旅游景点的突出点,进行广泛的宣传,来凸显旅游的特色。在过去,我们对旅游景点的特点挖的不准,挖的不深,导致人们旅游之后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这次要对旅游景点的特点和特色要深挖细挖。比如,我们的狮子楼,它是一个宋朝时期盖的酒楼,在这个酒楼上,因为打虎英雄武松斗杀西门庆,从而赋予了这个楼是一个英雄之楼,正义之楼,是一个与邪恶势力斗争的楼。我们在宣传的时候,就应该突出这个特色。
第三,加大加强我县非遗文化和名胜古迹的发掘和重建,比如迷魂阵和古七级等,增加游客的留阳时间,让游客真正体会到千年阳谷古城的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让更多游客在观念上有恋恋不舍的感觉,不能停留在一日游甚至于看景不如听景的这种低档次的旅游阶段上。
第四,要提高我县旅游景点的人员的文化素质。目前景点工作人员不能够对景点进行准确的、全面的、生动形象的、宣传和解说,这样,就影响了景点的形象,影响了景点的知名度,长此以往也会影响了景点的吸引力导致收入降低,建议可以对导游和解说人员进行填鸭式的培训,快速提升他们解说能力或者每年培训一批学历史的大学生(毕业后回家乡发展奠定基础)赶上我们经济复苏这个高速列车。
第五,我们要完善好与旅游业相配套的服务,比如搞好相应的餐饮特色的服务,比如我们生产相对应的旅游产品和专业编辑出相对应的故事(阳谷蒸碗和琉璃丸子的来历和故事就很典型),给景点融入浓浓的文化韵味。
第六,要动员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参与到我们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上。旅游业关系着我县的财政收入,关乎着我县的光辉形象,也深刻的影响着我县的经济增长。所以说,我们要人人都应该是参与者,不能让旅游行业单打独斗,必要时也可以培训一批志愿者作为讲解员,共同的来推动我县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
第七,我们要学习和借鉴旅游业搞的好的地区一些经营模式,要大胆的进行模式引进。模式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能更快助力推动旅游业的腾飞。
艰难困苦的冬天即将过去,鲜花烂漫的春天即将到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希望阳谷的旅游业,快速恢复,再展雄风,为我县经济发展再添一股清流和活力!
马春平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发展阳谷旅游产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围绕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本着“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体工作思路,聚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新局面。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优质文化产品和优秀旅游产品,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繁荣高效发展。
一是深入挖掘文旅资源禀赋,加强黄河文化、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转化利用,打造“两河明珠·英雄阳谷”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打造“山东手造·阳谷有礼”品牌,开发“阳谷非遗”系列文创产品。打造提升“舌尖上的阳谷”,推出水浒宴、运河宴、黄河宴、金瓶梅宴等特色美食。创作“三打祝家庄”等展现阳谷历史文化的大型精品演艺,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阳谷特色文化魅力。打造出一日游、二日游、“研学游”等精品旅游。着力构建“两心、一线、一带、多区”旅游产业布局,促进文旅产业“点”“线”“面”融合发展。
二是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展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实施七级运河古街保护修缮工程;完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荆门上、下闸段梯级船闸核心展示园建设工程、运河文化碑廊展示工程、文庙大成殿抢修工程。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擦亮革命老区品牌。实施沙河崖红色文化特色村提升工程,青杨李野战医院保护修缮工程。
三是加强服务质量培训。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导游人员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旅游景区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旅游服务经验。邀请省、市旅游专家对全县旅游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各大景区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以更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接待每位游客,提升阳谷文旅形象。
四是组织开展多种文旅宣传活动,多渠道开展宣传推介。积极组织各文旅企业参加聊城新媒体营销活动、聊城文旅资源推介会等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大力整合阳谷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并推出“红色游”、“水浒游”、“运河游”、“工业游”、“乡村游”、“农耕游”、“康养游”等8条特色旅游线路。在阳谷融媒体开辟《文旅阳谷》栏目对我县文旅资源进行宣传。除此之外,还通过“文旅阳谷”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各类信息130余条。通过各类宣传推广措施,持续提升“两河明珠 英雄阳谷”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实现多部门联动,补齐旅游业发展短板,赋能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村庄软硬件的配套设施建设,郭屯镇九都杨村、寿张镇沙河崖村、郭屯镇后梨园村成功创建为山东省第三批景区化村庄。
六是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景区和重要旅游线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同时挖掘阳谷非遗传统美食,在充分调动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积极性,依托融媒体做好美食类项目拍摄。
七是借鉴周边发展迅速的文化旅游城市经验和火出圈的文旅模式,打造“文旅+”旅游业态。比如以紫汇湖、狮子楼景区、紫石街打造突出“灯光、演绎”核心元素,沉浸式宋韵市井生活街区,打造顶级的体验式旅游体验,着力丰富夜游、夜宴、夜购等经济形态,全力为游客呈现出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极具烟火气息的宋韵古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