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卫办发〔2022〕11号
关于对县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01014号提案的答复
提案原文:
关于提升基层优质医疗,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
背景:目前区域医疗中心、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转,街道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却病员严重流失,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基层医疗的重要性得到彰显,基层医疗建设也愈发显得重要。
存在的问题。
1、基本药物种类范围狭窄:药品统一招标及销售零利润后,药价便宜了,但药品种类偏少,群众对长期习惯使用的“好药”不在目录内难以接受;很多常用药、急救药经常短缺,导致医生临床用药限制。基层卫生院业务收入和利润锐减,国家对基层卫生院的补助有限,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
2、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到位:分级诊疗包括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双向诊疗是指乡镇卫生院先对患者进行首次诊断,根据病情对一些疑难杂症或无法诊断及危重病人转到相应的上一级医院治疗,上级医院处理疑难杂症病人,并对治疗后护理简单、病情稳定的患者转诊到基层卫生院继续治疗和康复。这是既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又减少费用;既缓解大医院压力,也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结构,节约医疗成本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诊疗中,本该承受的疑难危重病的大型医院也承受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而患者又不愿意转诊到乡镇卫生院,这与乡镇卫生院的诊治能力、诊治资源不足等有关。造成这种上级医院收治病人多,乡镇收治病人少的情况,这也是目前医改新机制运转不够完善,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医保问题:医院发展较快,但医保限额导致医院自行承担报销资金,导致很多医院负债运行。现大部分医院不愿意卖药,(因为报销资金很大部分是自己垫的)。
为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对基层医院尤其是乡镇、社区卫生院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基层医院的仪器设备和医疗、诊疗条件。为基层医院提供政策倾斜,切实保障落实乡镇卫生院诊疗科目拓展医疗准入制度,让基层卫生院诊疗科目更加齐全,在医疗市场竞争中有政策优势,促进基层医院的健康发展。
2、建设优秀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乡镇卫生院看病能力跟不上,老百姓不信任,待遇低留不住人。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好机制和好政策,通过社会招聘、政策倾斜、提高待遇、加强培训等方式,吸引业务骨干、专业技术人员、优秀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院工作。基层卫生院人才县管乡用、促进基层卫生院人才流动。要加强对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全科医生、管理骨干的培养力度,全方位提升诊疗水平。
3、加强宣传引导力度。树立好优秀中心卫生院的典型,加强优秀中心卫生院模式推广。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方式对基层卫生院优秀人才和医院医疗实力进行宣传,对患者进行合理引导,让群众充分相信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愿意在基层医院进行就医。
4、放宽准入条件,增加药品种类。在药品零利率基础上,适当放宽疗效好、价格适中药品准入条件,增加常用药范围;加强基本药物政策和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及农民对基本药物的知晓率,营造良好的基本药物制度认知环境。
5、要加大提高诊疗服务能力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强重视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大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卫生院诊疗服务能力的投入,如常规检查设备的配置等。真正实现卫生资源合理配置,让普通疾病能够就近检查及医治。
6、完善落实双向诊疗双向转诊制度。
提案回复:
陈艳芳、杜存雷、杨洁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提升基层优质医疗,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全面提升阳谷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健康阳谷建设,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领导小组,细化职责分工,加强组织领导。同时,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意见》(阳发〔2020〕18号)等一系列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工作要求、工作目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保障措施,为重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遵循和方向。
一、高点定位规划,强化措施落实。
为落实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三年规划,我们一是加强工作调研,根据省市规划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本县的三年提升行动规划方案,并以县政府办公室的名义进行印发。为保障提升行动落地见效,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科室,加强工作调度,强化监测指导,形成了县域统筹,合力推进的工作态势,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档升级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积极推动县级综合医院能力提升。明确2021年,县人民医院在“二甲”创建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创建为三级医院,县中医院达到国家中医院推荐标准,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为“二甲”妇幼保健机构,县疾控中心设置与职能要得到全面优化,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目前,县人民医院已经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县中医院已通过县级服务能力推荐标准验收,县妇幼保健院已提交了“二甲”创建评审申请。三是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去年2家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基础上,今年又有3家卫生院达到了国家推荐标准,10家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15家卫生院自评达到省提升标准,均超过省市下达的创建指标。
二、整合优势资源,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一是以县域内诊疗技术实力最强的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牵头,成立2个医共体,吸收疾控、妇幼专业机构为成员单位,其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16个,县中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9个。二是提升牵头医院服务能力。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作为县域医共体建设牵头单位,不断提升医院综合能力,加强特色科室建设,发挥医疗高地作用。目前,县人民医院已拥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建有“泰山学者”杜怡峰教授、袁双虎教授两个工作站。县中医院已建成市级特色专科1个、省级特色专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科1个、山东省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科室2个、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三是稳步推进“互联网+”医疗,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县医院、中医院等医疗单位与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依托上级医院的技术优势,通过互联网+医疗,解决医共体内常见病和疑难病例的会诊工作。
三、加快政府债券项目建设进度,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一是加强对政府债券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发改部门牵头的政府债券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实施“容缺”机制,加快办理有关手续,在县级层面研究、解决制约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瓶颈”。我局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工作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强力推动,发挥“项目”联系包保、调研督导、通报约谈等制度作用,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二是按计划推动项目建设。2020年以来,纳入债券支付范围建设项目中,已有李台、侨润、闫楼等3个卫生院改扩建建设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大布、定水、张秋等3个卫生院建设进入验收阶段,寿张、高庙王、博济桥等3个卫生院正在施工;有57个村卫生室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购买CT、彩超、DR等先进大型医疗设备49(台)套。同时,投资2.2亿元、占地总面积81.45亩、建筑面积75476平方米、规划床位500张的县中心医院一期工程正按合同计划建设。三是提前谋划明年的建设项目。根据2020年初申报的三年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总任务,对剩余未完成的项目任务,逐一分析现状,研究针对性措施,倒排工期,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提前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如期完成工作任务。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联系人:黄启伟 2022年6月15日
联系电话:1502066161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