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守护生命之基,护航发展之路
作者:宝潇然(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安全生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古今中外,无数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生产建设如果偏离安全轨道,必将付出巨大代价。唯有将安全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思想认识到行动实践全面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才能真正织密织牢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护网,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只有安全基础牢固,发展的大厦才能稳固;只有安全保障有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才能宽广。
一、安全生产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
安全生产重如泰山,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每一起安全事故,都意味着鲜活生命的逝去,给家庭带来无法修复的创伤,给社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每一位员工都是家庭的希望和依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意味着生命的永别,更意味着无数个家庭的支离破碎。安全事故造成的创伤,永远是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疤。
同时,安全事故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一方面,事故发生后,救援、善后、赔偿等工作往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给社会正常运转带来冲击;另一方面,频发的安全事故也会影响社会稳定,损害政府公信力,加剧社会矛盾。因此,保障安全生产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这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真正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履行好党和政府的职责,才能不负人民重托。
二、安全生产是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安全生产是发展的基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正经历新的转折和变革。在此背景下,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高质量发展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风险因素交织叠加,给安全生产带来新的挑战。一些行业领域安全基础薄弱,事故多发易发,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唯有筑牢安全底线,消除事故隐患,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国际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与世界各国开展产能合作、推动装备制造业走向海外的力度不断加强。这对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我们的企业在海外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损失,也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因此,加强安全生产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不能把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只有安全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安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守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一底线原则,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筑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
三、保障安全生产要坚持系统思维,构建长效机制
保障安全生产,基础在防范,关键在体系。我们要坚持系统思维,着眼长远,从根本上筑牢安全生产根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障安全生产,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把事前预防作为首要任务,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各类事故隐患。同时,对暴露出的问题隐患,要立查立改、严防严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系统治理,标本兼治。保障安全生产,不能就安全论安全,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察安全生产,系统施策、综合治理。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找准安全生产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既要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系统谋划、久久为功,从根本上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健全法治,严格执法。保障安全生产,法治是根本保障。要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特别是要加快制定修订矿山、危化、烟花爆竹、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化刚性约束。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坚决依法查处各类安全隐患和事故。要完善执法机制,创新执法方式,加强基层执法能力建设,提升执法水平。同时,要加大惩戒力度,加强对失信主体的联合惩戒,严惩安全生产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党政同责,齐抓共管。保障安全生产,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优化责任分工,强化执法监管,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直面问题、深入一线,带头抓好安全生产各项任务落实。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推动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局面。
安全为民,生命至上。保障安全生产,其核心与宗旨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安全、重视安全的浓厚氛围。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素质和技能。要确保畅通、高效的诉求渠道来回应群众关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凝心聚力,共创安全发展新局面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保障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实现安全生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从政府监管、企业主体责任、社会参与等多个层面入手,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牢固树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理念,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层层传导压力;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事故防范和应对处置能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建议企业切实扛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企业应严格恪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断优化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风险辨识和管控,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各类事故隐患;企业要持续加大安全投入,改善作业条件,提升装备设施和工艺流程的本质安全水平,为员工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员工真正成为安全发展的受益者。
建议工会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与职工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和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企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民主管理制度;要重点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培养,提升其自我保护和风险防控意识;要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类安全隐患,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安全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促进人民群众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提高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劝阻和制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和家庭的安全隐患排查,当好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守门人”。广大人民群众要正确行使监督权,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和举报,为安全生产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建议媒体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公益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职能,大力宣传和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要发挥舆论监督职能,聚焦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问题,形成强大的社会震慑和警示作用;宣传报道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崇尚安全、追求安全的良好氛围。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保障安全生产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紧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