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解读:关于贯彻落实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 发展暨警示教育会议精神有关情况
时间: 2023年05月06日
名称
议题解读:关于贯彻落实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 发展暨警示教育会议精神有关情况
索引号
/2023-22239425
发布单位
阳谷交警大队
组配
议题或媒体解读

3月29日,市政府召开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暨警示教育会议,这次会议首次开至市、县、乡、村、企业五级,共设立分会场148个,参会人员达8403人,成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史上参会人员最多、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

一、会议精神

会议要求,围绕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11611”总体思路“巩固深化年”主题主线,实施“10104”计划,攻坚“十个短板”,推进“十项工程”,把握“四个导向”,力争实现“交通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和万车死亡率‘三下降’,较大及以上交通事故‘零发生’,打造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型治理’聊城模式,整体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保二争一)”的目标。十项工程具体为:1.坚持法治预防,实施“协同共治”工程2.坚持未病预防,实施“源头控规”工程。3.坚持基础预防,实施“一县一策”工程4.坚持关口预防,实施“千路万盏”工程。5.坚持关键预防,实施“安全守护”工程。6.坚持主动预防,实施“文明畅通”工程。7.坚持主责预防,实施“控增去存”工程。8.坚持精准预防,实施“数字赋能”工程。9.坚持治本预防,实施“警示宣教”工程。10.坚持监督预防,实施“明责溯源”工程。

会议要求,牢固树立“党政主导、部门共管、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的综合治理观念,坚持严管所辖、严负其责,深刻把握“四个导向”1.深刻把握“党政引领、属地管理”的工作导向。2.深刻把握“部门监管、企业主责”的共治导向。3.深刻把握“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目标导向。4.深刻把握“各负其责,奖罚分明”的责任导向。

、贯彻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县交安委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抓住“预防性治理”关键核心,积极报请县委政法委将交通安全预防措施纳入全县平安建设考核,全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明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以事故预防为根本点,队伍管理为立足点,服务民生为着力点,创先争优为发力点,锚定“预防性治理、科学化管理、多样化服务、实用性创新”四大领域,全面实施“农村交通事故预防性延伸、城市管理现代化提升、组织体系社会化建设、安全宣传教育系列化重构、重点领域品牌化塑造”五大工程建设,全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扎实开展交通秩序治理。今年第一季度,全县累计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万余起,其中,酒醉驾771起,超员超速10451起。在城市管理方面,与县行政执法局联合开展“城警联动、春风行动”,常态化开展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印制、发放、粘贴10000余份违停治理倡议书,日均处罚违停车辆200余辆,城区黄山路、谷山路、狮子楼路、书院街、大寺街、振兴街等“三纵三横”重点道路摆摊设点、乱停乱放、流动摊贩、店外经营等违法行为得到初步治理。

积极落实预防性治理措施。瞄准农村地区头盔佩戴率普及事故预防关键环节,制定出台了《阳谷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高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方案确定的主要措施有:推进基础预防工程,常态化开展隐患路段排查治理,加快推进“坡改平”隐患整治,平交路口安装爆闪警示灯,开展电动二、三轮车“戴盔行动”,最大限度提高群众自身防护能力,减少死亡事故发生;实施宣教进村工程,针对农村地区不同机构人群,开展上门宣教、精准宣教,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推动走访动员工程,针对风险隐患点,动员发动有关部门、镇街力量摸清底数,靶向治理,定期通报落实责任;谋划协同共治工程,组织各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治理,通过各乡镇(街道)组建交安办、组建联合劝导队伍、开展警示教育、派驻交警特派员等方式,推动农村地区交通事故预防体系建设,形成常态机制;开展深度调查工程,查明死亡事故深层次原因、推动责任追究体系建设,层层传导压力,确保预防效果推动“自我控制”工程,构建具有阳谷特色的“农村地区交通安全自我管理与控制体系”,建立农村地区交通事故预防长效机制。3月初,召开了全县动员部署会议。会后,全县各乡镇街道立即行动起来,已安装爆闪灯803盏,粉刷墙体标语936条,建设劝导队伍120支,劝阻未佩戴头盔群众不出村18000余人次,通视距离整改提升245处,修剪绿植7100余株,农村地区头盔佩戴率达到50%,降事故发生率、降事故死亡率效果明显。其中,扶贫大道按照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开展集中整治工作,累计安装爆闪灯295处,新增宣传标牌20处,广角镜40面,通视距离整改101处、移除绿植3000余株,施划标线150余公里,事故易发点段施划“立体斑马线”等新型标线两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暨警示教育会议精神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做实交安委常态化办公机制。县交安委实行实体化运行,主要成员单位做到“办公场所、人员配备、职责定位、运行机制”常态合署办公四到位,健全定期联合督导、现场办公、轮值会议3项机制。同时,积极推进乡镇组建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办公室,实体化运行。二是严格“三同时”机制。确保新、改、扩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三是坚持隐患常态化整改。在确保我县85处重点隐患点位年底前整改率达到100%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马路市场”整治、平交路口通视距离不足整治“回头看”,持续开展货车“右转必停”治理,常态除患、动态清零。四是实施“千路万盏”工程。在国省道、县乡道平交路口强力推进爆闪警示灯建设,解决农村地区夜间道路视距不良问题。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动员社会力量,协调交通、公路职能部门,发动乡镇沿线村庄等,年内再安装1000盏爆闪警示灯。五是强力推进头盔佩戴率。巩固县城区治理成效,重点向农村地区拓展,加大农村地区驾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管理力度,力争5月底前各乡村安全头盔佩戴率达到100%。继续健全完善用好我县“教(教体)、警(交警)、校(学校)、家(学生家长)”四位一体头盔佩戴引导机制。六是实施文明畅通工程。扎实开展我县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重拳治理交通违法乱象,深化“城警联动、春风行动”,将停车治理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在我县打造5处停车泊位管理示范路段。七是推动农村地区交通事故预防“自我控制”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体系,各镇街、村庄落实交通安全宣传“六个阵地”管理措施,加快推进“一栏一牌一响一微一书一警示”建设,做到“宣传栏建起来、大喇叭响起来、微信群用起来、警示片看起来、承诺书签起来、劝导队伍动起来”。并推动建立起“村支部书记红白喜事上门劝阻酒醉驾、超员超载、乘坐农用车、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常态机制,构建具有阳谷特色的“农村地区交通安全自我管理与控制体系”八是强化督导考核。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各项措施落实落地,按照市交安委要求,借鉴兄弟县市区做法,县交安委出台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和考核项目清单,报请县委政法委将交通安全预防措施纳入全县平安建设考核,同时县交安委对按照“每周一通报排名、每月一总结汇总”要求,对所有工作措施进度进行考核排名,考核结果提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阳谷县人民政府主办 阳谷县信息化服务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715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