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谷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 2024年02月26日
名称
关于阳谷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3715210001/2024-45280575
发布单位
县发展和改革局
组配
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关于阳谷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年26日在阳谷县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阳谷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袁朝蓬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践行“三提三敢”工作要求,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锐意进取、勇毅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202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7.3亿元,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4.71亿元,增长10.0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2%;实现进出口总额185亿元、利用外资1.93亿美元,均居全市第1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01元,增长6.2%。成功获得全国2023年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山东省现代农业强县等省级以上整县制荣誉20余个。

(一)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现代农业质效双增。坚持稳产保供,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新培育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省级生态农场1家。凤祥食品入选“全国预制菜企业百强”。创建国家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1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2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处、省级以上产业强镇5个。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个、乡土产业名品村18个。品牌效应日益彰显,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92个、省知名农产品品牌9个,“聊·胜一筹!”品牌标识授权使用企业22家。工业经济支撑有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总产值突破60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家,总量达到231家。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1%金蔡伦纸业纸机节能升级改造、华泰化工年产9万吨橡胶助剂等9个项目列入市制造业强链延链补链重点项目。新增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省“瞪羚”企业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2家,数量均居全市首位。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7个省市级特色产业集群。服务业提级扩能。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7.9亿元,增长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47.4%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明显增强。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2家、限上贸易业企业61家。填补了多式联运、文体娱乐、水利环境、科学技术等4个行业空白。新富瑞农业创新中心获评市级服务业创新中心、景阳冈酒旅融合集聚区获评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举办“黄金周”“消夏啤酒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24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8亿元,增长11.2%。旅游市场逐渐回暖,全县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9.1%、10.8%,景阳冈酒文化旅游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二)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动能转换有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完善。获评首批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综合性区域试点县。县经济开发区完成扩区调区及合规工业园区认定,成功入选省级绿色工业园区。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市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供应链2家。积极组织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和绿色诊断,进一步推动企业开展设备升级和绿色化改造,新增省级节水标杆企业1家、市级企业2家。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全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34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89.4%。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新建5G基站330个。成功创建省级“晨星工厂”试点县、省级“晨星工厂”试点园区、省级数字园区。获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8家。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12家、省级“晨星工厂”试点企业31家,占全市的43%。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1个,全市唯一。服务数字经济发展人才工作入选全省人才领域重点工作试点。成功举办山东省数字经济“百城牵手万项”活动阳谷站暨聊城市数实融合现场会。创新驱动步伐加快。2022年度,我县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认定9.38亿元,有研发投入活动的企业家数115家,比去年增加37家。新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家,质量标杆企业2家、省长质量奖提名奖企业1家,“泰山品质”认证企业1家。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5家、备案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各1家。争取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等省市级各类科技项目9个。华泰化工入选2023年山东民营企业创新潜力100强。波米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三)聚焦扩大有效内需,项目建设扎实有力。有效投资量稳质升。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完善六大推进机制,全年筛选实施重点项目115个,总投资268.2亿元。中工服智惠产业创新城、华泰化工年产65000吨高性能橡胶助剂等13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盘子,20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盘子;过亿元以上项目72个,过5亿元以上项目20个,过10亿元以上项目3个。91个实施类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2.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5%,已有青山新材料直螺纹紧固件项目、翔临智特种电线电缆项目等52个项目竣工投产。招商引资成效良好。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走出去”高位推动招商引资,先后赴上海、北京、厦门等地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链式招商,对接拜访企业160余家。新引进过亿元项目63个,总投资299.8亿元;新开工项目53个;招大引强项目15个;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8亿元,招商引资综合成绩居全市第1位。要素保障精准到位。成立祥光热电联产项目复工工作专班,统筹安排、压茬推动项目煤炭指标、手续办理等工作。主动向上沟通对接,争取省市发改部门、省能源局以及山能集团的支持,经过努力争取项目正式复工,检修楼装修开始施工,项目临建办公区投入使用无缝衔接推进项目相关手续办理,督促祥光电厂做好索赔谈判和融资等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四)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构建宽松便捷的准入准营环境,深化“一次办好”“数字化”改革,设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流程再造见实效,全年新增市场主体7492户,新增“四上”企业131家。推进“就近办”改革,通过权力下沉、服务下移等方式,建立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梯队,授权42个事项下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实现“县乡同权”协同办。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目前已打造7个标杆型、11个标准型便民服务中心。改革成果不断涌现,85项改革创新经验得到省级以上部门发文推广。在国家级会议典型发言7次,国家部委发文推广改革经验25项,承接国家级改革试点3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经验做法得到农业农村部领导批示肯定,并作为优秀案例入选《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2》“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与经验”专栏。人才集聚换发生机,入选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名单1人,获评省市首席技师5人。获批聊城市“人才飞地”3家,聘任“科技副总”6人。

(五)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城市品质不断优化。精心谋划实施总投资5.3亿元的15个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新铺设路面18公里、雨污分流管网60公里。雄商高铁(阳谷段)、东阳高速(阳谷段)正在进行全面施工建设。成功争创全省第一批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中心城区规划面积扩展至46.77平方公里,新增绿化面积7.1万平方米,开放谷山公园、体育公园等7处公园绿地,总面积87.35公顷。市民生活更有温度。建成基础型、成长型智慧社区12个。新建小区换热站14座,新增供热面积36万平方米。加快实施17个在建棚改项目,基本建成1190套,完成率158.4%,新交付回迁住房1819套。清除治理违规经营及各类“十乱”现象7400余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1处,拆除面积1905平方米、整治弱电线路10公里。建成公共充电站41座161枪,专用充电桩2座84个枪。道路洒水率、洗扫覆盖率均达100%,深度保洁率提升至92%。乡村铺展新美画卷。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新增省、市级和美乡村17个。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新改建农村公路50公里,实施养护工程213公里,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路水电气房厕”改造均实现全覆盖,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完成改造任务。打造出“春和八里”衔接推进区粉条加工、石佛乡村振兴市级示范区畜禽深加工等5个乡村振兴县级产业示范区,“城北往事”“和美寿张”2个示范片区。“阳谷木雕”和“阳谷黄河夯号”被认定为全省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郭屯镇九都杨村等4个村庄被确定为省级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重点村。

(六)聚焦安全管理防范,发展底板巩固升级。坚守金融风险底线。累计处置不良贷款90.1亿元、净压降61.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12.49%。稳妥推进新凤祥集团债务重组,通过司法重整、债务重组引入新的战略投资人,新凤祥旗下各大版块稳定运营,实现了企业纾难解困与赋能重生的双重效能。坚守绿色发展底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管控,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2.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2天,优良率61%。开展汛前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全县地表水省、市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坚守安全生产底线。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时段,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严管严控各类安全风险。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零死角”、对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对部门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零放过”。累计消除各类隐患8000余条,其中重大事故隐患400余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七)聚焦民生短板弱项,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坚持把民生作为财政保障的优先选项,全年民生支出38.9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27%;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7.78亿元,全部投向民生领域。教育事业优质发展。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7136万元,推动2处中小学建设项目、2处幼儿园建设项目开工;确保2处中小学建设项目、2处幼儿园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总投资2.8亿元的县职业中专异地新建一期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举办线上线下专项招聘活动,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86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5亿元,带动就业873人。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5800个。社保政策全面落实。聚焦个体工商户、困难弱势等重点群体,推动养老、医保、工伤、失业保险协同扩面。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进一步调整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卫健服务不断升级。落实资金4000万元,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事业发展。县中医医院综合病房楼加快建设,县中心医院整体竣工。县人民医院新建成泰山学者工作站1个。成功入选第一批山东省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县。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构建县乡村医防融合新型服务体系。启动总投资2.5亿元的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全力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高质量完成“五经普”单位清查。食品药品安全、文化体育、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民族宗教、统计、双拥共建、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人防、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取得这一成绩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拼搏奋进的结果。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一些矛盾和困难依然存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向好稳步发展,仍需付出不懈努力。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增长动力不足,新增长点支撑能力相对较弱;民生保障有待加强,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社会事业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财税收支平衡、居民增收压力较大;要素制约日益明显,土地、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保障仍需加强。对于以上问题,我们要抢抓机遇、改革创新、破难前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开展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经济发展更有后劲,改革开放更有活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阳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以上;

——利用外贸外资量稳质升。

新增城镇就业完成市下达任务。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三、202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工作

(一)扩大有效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着力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将重点项目列入成片开发范围,合理分配使用土地、能耗等要素指标,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逐一破解要素保障难题,确保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推进重点项目谋划实施。多方面论证,精准谋划符合阳谷产业定位、环境承载、要素匹配、亩均贡献要求的好项目。致力超前服务,为企业提供从立项到项目落地全周期服务,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纳入省市级重点项目盘子。力争谋划实施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开工建设75个以上,竣工投产45个以上。其中实施省市级重点项目30个以上精准发力稳投资。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精准聚焦国家、省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城镇基础设施、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政策性资金和债券的争取力度。充分发挥专项债券项目联审机制作用,严格项目入库把关,不断提高储备项目的质量,争取政策早落地、项目早落实、资金早到位。

(二)坚持产业立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跃进。做强做优铜精深加工、光电信息、高端化工、绿色食品等传统产业集群,加快提高传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水平。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加速推进产业规模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聚焦县域11条产业链,实施建链强链延链补链重点项目10个。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2家以上。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2024年,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谋划和培育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积极培育壮大服务业创新中心,加快省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和限上贸易企业10家以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深化“文旅+”产业融合,进一步打响“两河明珠·英雄阳谷”品牌,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化农业产业发展。持续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快产业项目实施进度。壮大培育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5家,力争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争创1个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争创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9万亩“吨半粮”示范区。

(三)坚持守正创新,加速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深化招商项目“一对一”服务,当好“金牌店小二”。计划全年新签约项目43个,其中,过5亿元项目8个以上,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组织重点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上海“进博会”等知名展会,开展针对性外资专题招商活动,拓展引资渠道。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3家以上。深入实施黄河国家重大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等重大发展战略。争取4个项目列入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制定我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开展专题调研。保障黄河阳谷段长久安澜,加快实施陶城铺灌区沉砂池清淤工程。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滚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2个以上,力争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重点培育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加强与中科院、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争取产学研合作项目4项。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争取获批市级以上创新平台8家。开展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5项、市级4项以上。积极利用“人才飞地”“科技副总”等机制,不断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

(四)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营商环境、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筛选实施重点改革事项110项。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业一证、一窗受理,持续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广泛应用。形成企业信息“一码通展”、企业事项“一码通办”、企业服务“一码通达”,打造最优“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场景,为企业提供从市场准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个性化服务,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地。不断提升消费能力。落实省市两级促消费政策,鼓励企业利用节假日及店庆、周年庆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流量经济、网红经济、直播经济,不断完善“旅游+康养”、“旅游+工业”等多种复合型新业态。丰富各种夜间文旅消费体验产品和夜间文化场所休闲活动,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省级旅游重点村2个,景区化村庄3个。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全面落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激发民营经济市场活力。持续跟进极景门窗、波米科技、德海友利新能源上市进程。争取承办各级现场会,把争取承办现场会作为检验富民强县、高质量发展成效的展现平台。

(五)践行“双碳”目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PM2.5PM10浓度持续改善、优良天数不断增加,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确保重点建设用地100%安全利用,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聚焦“两清零、一提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突出降碳源头治理。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单位2家以上。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把好准入关口,严格落实“三线一单”,从严从实落实好能耗双控“审批关口”,夯实环境质量改善基础,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充分利用辖区内丰富的风光、生物质资源,合理布局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山东华电聊城阳谷118.75MW风电项目和森泉热电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大型清洁高效煤电机组,统筹推动祥光2×66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加快建设。

(六)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计划投资1.95亿,改造提升道路9.5公里,雨污分流管网14.8公里,实现整县制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并通过省级验收。新改建城市公园2处,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城市绿道2.1公里。加快阳谷东站站前广场及配套工程开工建设。持续推进雄商高铁(阳谷段)、东阳高速(阳谷段)建设。加快11个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力争建成交付回迁住房600套以上。加强城乡精细化管理。新增燃气用户1000余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常态化开展设施管养、深度清洁等专项治理行动,确保市政设施完好率、路灯亮灯率达95%以上,城市主次干道深度保洁率93%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更新垃圾收集桶12000个,巩固35个“垃圾不落地”试点村庄工作成果,推进“撤桶并点”范围扩展至400个村庄。持续深化乡村治理。突出抓好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乡村建设,争创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将“信誉+积分制”长效管护机制的运行作为工作的重点,推动积分制管理覆盖更多乡村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管用专项整治行动,做实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创建市级示范社和农场各20家。

(七)持续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计划投资7002万元,推动4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确保4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推进阳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异地新建一期建设项目进展,推进职业教育先行区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充分用好“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2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900个以上,确保“劳有所得”。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县中医医院综合楼建设进度,提升县域综合诊疗服务能力,形成全域基层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服务区,确保“病有所医”。完善养老服务机制。逐步增加助餐点数量,提高县域助餐服务覆盖率。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县、乡、村、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项目,确保“老有所养”。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儿童、残疾人福利;落实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弱有所扶”。推动食品药品安全、文化体育、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民族宗教、统计、双拥共建、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人防、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担当作为、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阳谷答卷而不懈奋斗!

 


关于阳谷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阳谷县人民政府主办 阳谷县信息化服务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3715210001